在年轻学习时,我的老师曾经给过我一句话:“中医,千年传承,无病不治,只有庸医难治。”这句话就像一颗种子,深深植入我的心中,从此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之后的岁月里,除了跟随老师认真学习外,我还喜欢翻阅古今中医书籍、请教前辈,只为不辱没千千万万中医前辈打下来的的名声,不辜负患者对中医的信任,同时也越发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张消除脂肪瘤的妙方,临床辨证对症,用起来效果很好。
组方:当归、羌活、防风、升麻、猪苓、茵陈、黄芩、泽泻、白芥子、夏枯草、苍白术、葛根。
曾有一位患者,左侧肩背部位长了一个肿块,非常明显,因为影响穿衣和休息来就诊。
自述肿块长了已经有3年,从一开始的黄豆粒,慢慢长成了现在的大小。刻诊左侧肩胛下方有一个5×5厘米的包块,边缘清楚,皮色不变,按下去还挺软乎,没有压痛感,诊断为皮下脂肪瘤。
进一步检查患者舌苔白,脉象细。
我就给他开了上述方子。
结果,15剂量喝下去之后,疙瘩变软开始缩小。原方不变,加入党参,继续服用1个月,疙瘩明显变小了。继续服药一段时间后,肿块消失看不见了。
这里面是什么用药思路呢?
首先,现代医学所谓的皮下脂肪瘤,中医没有这种说法,只叫痰核。
什么是痰核?就是痰湿浊邪聚积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核,一个包,一个块。一般来说,不会疼,不会红,不会肿,也不会痒,不会发热,摸下去不硬。
上述患者就是这个情况,而他脉细,舌苔白,则表明他脾胃虚弱,从而体内痰湿得以凝聚,形成痰核。
所以,方中苍术、白术,健脾燥湿。脾虚,才生痰湿。这一步,就是为了杜绝生痰之源。
白芥子,善于消痰,而且善于消皮里膜外之痰,用于治疗脂肪瘤,十分合适。配上善于散结的夏枯草,效果更好。
泽泻和猪苓,利水利尿,把湿邪给导出体外。
湿邪郁久,就可能会化热。因此,在利痰湿的同时,可以适当兼顾清热。茵陈、黄芩,可以清热燥湿。
羌活、防风、升麻、葛根,这些药可以解肌、解表、辛散气血。考虑到脂肪瘤就在皮下,所以,要想将其拿下,还应该尽量打开皮肤腠理之门,以辛散之品,使得痰湿浊邪从外分消。
最后,来一个当归,活血。为啥要活血?痰湿郁久,会影响血液的运行。血液郁滞,又会给痰湿的形成带来条件。故而,要用当归活血。
诸药合用,消皮下痰核,杜生痰之源,自然解决了脂肪瘤这个问题。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不仅是一种医疗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虽然我已经学习、从医了大半辈子,却只觉学到了中医的冰山一角。未来的路上,多谦卑、常自省、必坚持,仍然是我要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