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科主任医师孟医生
湿与水为同类,人体内的水液代谢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肾主水,脾主运化,肺主通调水道。湿性重着黏腻,最易阻碍气机的运行,五脏之中脾喜燥恶湿,夏季湿气重,最易困阻脾土,导致脾胃运化失调,出现消化系统的异常,比如腹部胀满,不爱吃东西,吃什么都感觉口中没有味道,恶心甚至呕吐,或者反酸,嗳气,脾主四肢肌肉,湿气困阻脾阳,就出现四肢沉重,倦怠乏力,爱睡觉等等表现。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燥湿健脾,行气化湿的药物,比如平胃散,苍术15克,厚朴9克,陈皮9克,甘草4克,再加入生姜大枣。苍术是辛苦温燥的,归脾胃二经,辛者可散,能够散湿,苦能燥湿。是燥湿健脾和胃的主要药物,厚朴辛苦温,能够行气化湿,消胀除满,帮助苍术燥湿健脾。陈皮健脾和胃,行气,帮助厚朴降逆下气,消除腹部胀满。这几个药物也是我们治疗脾胃湿气重的常用药。在平胃散的基础上加入藿香和半夏,增强祛湿和胃的作用,对于夏季湿邪阻滞脾胃引起的呕吐泄泻有很好的效果。
那么健脾祛湿的穴位有哪些?
阴陵泉:足太阴脾经的合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能够健脾祛湿。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能够健脾燥湿
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丰隆:足阳明胃经络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可以健脾化痰,和胃降逆。
水分穴:在腹部,任脉的穴位,顾名思义,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前正中线上,肚脐上一寸。能够通调水道,理气止痛。
今天的科普视频到这里就结束啦,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