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汉方
大家好!这里是一壶汉方,今天是端午节,祝大家节日快乐。
端午节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煮粽子,江河里还驾龙舟竞渡。关于吃粽子、划龙舟的传说很多,其中一个传说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热爱祖国,在朝庭上敢于直言,向楚怀王提出“联齐抗秦”的主张,被楚王拒绝。当楚国京城被秦国攻占后,他忧愤国事,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相传,划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江的屈原,包粽子是为了把粽子投入江中给蛟龙鱼虾吃,使屈原的遗体免遭伤害。每年农历五月初,家家要浸米、选粽叶及选配料,包粽子。北方的粽子是糯米加红枣或豆沙包成的甜粽。南方的粽子则品种繁多,粽子馅有火腿、蛋黄、虾仁、香菇等,其中以浙江嘉兴的粽子为代表。
五月初五,月、日都逢“五”,所以端五又有“重五”的称呼。在古时,端午节还有不少习俗与“五”字联系在一起的。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胸前、手腕或足踝上,说是系长命五彩缕。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悬插“五端”:菖蒲、艾蓬、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山丹花);南方人过端午节还要食“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端午节有这么多传统,那你知道,这些传统风俗的形成,其实也有养生方面的讲究吗?
端午养生
端午节前后,天气逐渐升温,雨量增多,湿热交织,这种湿热的环境下,蚊虫、病菌容易滋生。所以,农历五月又称“百毒月”或者“恶月”。针对这样的气候变化,故我国民间提出“五月五过端午,粽子香囊身配伍,祛病强身邪不侮”。
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粽子是由粽叶包裹糯米制成,粽叶主要分为两种,苇叶和箬叶。
苇叶是指芦苇的叶子,苇叶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如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以及多量维生素B1、B2、C等十多种,因而受到医、药学界的重视。
箬叶,中药名。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小便不利,喉痹,痈肿。
糯米,中药材名。甘,温。入脾、胃、肺经。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种仁。功能主治为:补中益气,治消渴溲多,自汗,便泄。
注意
要注意的是,热糯米本身虽然好消化,但和油腻的配料混在一起,比如肥肉、蛋黄等,部分人会出现腹胀、腹痛、反酸等情况。因此不可贪食,尤其是脾胃虚弱者。
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灵验、有效。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主题,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
端午养生小贴士
端午前后,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湿热弥漫空气,致使人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排出,所以人们多会感觉困倦、委靡不振。
要改变这种懒散的情况,首先应该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这样才能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另外,要晚睡早起,多多呼吸自然清气,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中午还可以小憩一会儿以消除疲劳。
在饮食方面,养生家普遍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尤其是端午节过节会吃的油腻一些。医家孙思邈认为“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就是说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还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
食谱推荐
接下来就是今天的食谱推荐:
冬瓜薏苡仁汤
:冬瓜克,薏苡仁克。
:薏米用清水泡4~5小时备用,冬瓜切成1.5公分的厚片。薏米入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熟至开花汤稍微变白即可。然后下入冬瓜转大火烧开,转中火煮2分钟即可出锅。
: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健脾止泻。
:冬瓜性凉、味甘淡。归肺,大肠,膀胱。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利胆。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
苦瓜茶
:苦瓜1根,绿茶适量。
:苦瓜洗净,擦干后切成段,去瓤后,塞入绿茶,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将晒干的苦瓜连同茶叶一起切碎,混匀,备用。每次取10克,放入杯中,沸水冲饮。
:清热解暑,利尿消肿。适用于中暑发热、心烦口渴等。
:苦瓜味苦,性寒。归心、脾、肺经。祛暑涤热,明目,解毒。暑热烦渴,消渴,赤眼疼痛,痢疾,疮痈肿毒。
鲜藕饮
:鲜藕50克,白糖适量。
:鲜藕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入毫升清水,文火煎至剩毫升,调入白糖即可。
:生品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莲藕凉,甘。(熟品性温)生品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熟用补益脾胃,益血生肌,适于夏季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