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
为禾本科植物慧诙的干燥成熟种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及杂质,收集种仁。生用或炒用。
甘、谈,凉。归脾、胃、肺经。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睐。
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本品被渗甘补,既利水消肿,又健脾补中。常用于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小便不利,多与茯苓、白术、黄芪等药同用;治水肿喘急,如《独行方》与郁李仁汁煮饭服食;治脚气浮肿可与防己、木瓜、苍术同用。
2、脾虚泄泻
本品能渗除脾踵,健脾止泻,尤宜治脾虚湿盛之泄霄,常与人参、茯苓、白术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3、温癖拘事薏苡仁渗湿除痹,能舒筋脉,缓和拘孪。常用治湿痹而筋脉孪急疼痛者,
以之与独活、防风、苍术同用,如意苗仁扬(《类证治裁》);若治风湿久痹,筋脉事急,用章就仁煮粥服,如薏苡仁粥(《食医心镜》);本品药性偏凉,能清热而利湿,配杏仁、白豆蔻、滑石,可治湿温初起或暑湿邪在气分,头痛恶寒,胸闷身重者,如三仁汤(《温病条辨》)。
煎服,9-30g。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妙用。
津液不足者慎用。
薏苡仁与茯苓功能相近,均利水滑肿,渗湿,健脾。然薏苡仁性凉而清热,排版消痛,又擅除痹。而茯苓性平,且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1、《神农本草经》:“主筋急拘孪,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2、《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瘦、肺痛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掏擎筋急、风痹者用之ι土能胜水除湿,故世泻、水肿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