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反复发热十年不好中医解表散寒,健脾除湿治 [复制链接]

1#

患者孙先生,58岁。患者反复发热十多年,最高可至40.0度,曾至北京、医院住院多方检查未明确诊断。十年来,每至夏秋之际必发高热,持续2月以上。服解热药汗出热可暂退,数小时后可再起,体温多在38.0至39.0度之间。20天前再次发热,服用布洛芬效差。刻见:发热恶寒(T:38.7度),肌肉酸痛,腰痛,不服用退热药则无汗,大便2日未行。舌淡,苔白厚腻,脉紧。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史。

针对患者病情,中医判定为风寒郁闭,寒湿内阻。于是开出如下药方:麻黄、桂枝、杏仁、生白术、苍术、砂仁、干姜、法半夏、炙甘草。3付药,水煎服,早中晚各一服,日一付。患者服完药后第二次来诊时说服药当晚,汗出浸湿被褥,测体温正常范围。3天来体温正常,仍有恶寒,腰痛肌肉酸痛,汗多。舌脉同前。于是调成如下药方:

白芷、川芎、炙甘草、茯苓、当归、肉桂、芍药、半夏、陈皮、枳壳、麻黄,苍术,干姜,桔梗,厚朴等。又3付,患者服完后发热未作。

解表,是指解除表症。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解除表症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可促使病人汗出,而达到外邪从汗而外泄,表症得以解除,即《内经》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思。解表药有温性和凉性之分,它们的适应症也不相同。该类药大多入肺经与膀胱经,故其适应证和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和脏腑有关。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叫解表剂。

本类方药主要用于六淫外邪入浸所出现的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痛,脉浮。或者用于疹透不畅或风湿痛有表证者。

临床上,表证有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种,风寒者宜辛温解表;风热者宜辛凉解表。此外,若表证兼气、血、阴、阳之不足,还须结合补益方药使用,以扶正祛邪,使正胜邪却。故解表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应用解表方药注意事项/p>

1.该类药多具辛散之性,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功效减低。

2.服用解表药后宜避风寒。如外感风寒之表证,增加衣被以利汗出。

3.解表发汗,以微汗出为度,以免大汗伤阴耗气。应中病即止,勿久服之。

4.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久溃、失血者不宜单用解表剂,若需要,加用扶正之品,以达邪去而不伤正之目的。

解表散寒属于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主要指人体感受寒邪后,使用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药物,将体表寒邪祛除出体外的方法。治疗主要是用一些辛温解表的药物,比如麻黄、桂枝、防风、细辛等。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紧等症状。

1、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其实是一种风寒的症状,可以见于着凉之后出现风寒感冒的患者。恶寒发热其实就是着凉之后先有明显的怕冷、打冷战、寒战,之后开始出现体温的异常升高,有发烧的情况。有恶寒发热症状的患者要考虑风寒感冒,可以服用解表散寒、疏风的药物治疗,如感冒清热冲剂、风寒感冒颗粒等。如果出现严重的发热症状,还可以选择退烧的药物,比如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等,同时要注意保暖。

2、脉浮紧

脉浮紧通常是外感风寒引发的一种脉象,可出现为来往无力,左右弹人手,转索无常,数如切绳。多由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引发,可以口服解表散寒的药物或者方剂治疗,使身体出汗,从而将风寒之邪驱逐到体外,达到治病的目的。患者要少食多餐,防止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