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论
药物有古今之不同,又有产地各异,故研究药学者,当以现在药物为据,实事求是。
天地生材,参错化合以穷其妙,古人格物,反复推勘以尽其性。
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
夫物各有性,制而用之,变而通之,施于品剂,其功用岂有穷哉。如是,有因其性为用者,有因其所胜而为制者,有气同则相求者,有气相克则相制者,有气有余而补不足者,有气相感则以意使者,有质同而性异者,有名异而实同者。故蛇之性上窜而引药,蝉之性外脱而退翳,虻饮血而用以治血,鼠善穿而用以治漏,所谓因其性而为用者如此。弩牙速产(弩机一触即发,因此用它来给孕妇催生),以机发而不括也;杵糠下噎,以杵筑下也(米糠是用棒子杵下来的,因此用它把噎在喉咙的事物杵下去),所谓因其用而为使者如此。浮萍不沉水,可以胜酒;独活不摇风,可以治风,所谓因其所胜而为制也如此。麻,木谷而治风;豆,水谷而治水,所谓气相同则相求者如此。牛,土畜,乳可以止渴疾;豕,水畜,心可以镇恍惚,所谓因其气相克则相制也如此。熊肉振羸,兔肝明视,所谓其气有余补不足也如此。鲤之治水,鹜之利水,所谓因其气相感则以意使者如此。蜜成于蜂,蜜温而蜂寒;油生于麻,麻温而油寒,兹同质而异性也。蘼芜生于芎藭,蓬蘽生于覆盆,兹名异而实同者也。所以如此之类,不可胜举。
故天地赋形,不离阴阳,形色自然,皆有法象。毛羽之类,生于阳而属于阴;鳞甲之类,生于阴而属于阳。空青法木,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云母法金,色白而主肺;磁石法水,色黑而主肾;*石脂法土,色*而主脾。
故触类而长之,莫不有自然之理也。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动致颠殒,而欲愈疾者,未之有也。--刘完素
本笔记参考资料包括:《中药学》五版、《中华药海》(精华本)、《冉雪峰本草讲义》、《大家中医APP》、《药智数据APP》等。
1.1中药采集
1.1.1采集原则
1)在有效成分含量高时采集;
2)有毒成分含量小时采集;
3)药材产量高时采集。
1.1.2采集部位
1)全草类:一般在枝叶茂盛的花前期采。薄荷、荆芥、紫苏。
2)叶类:一般在花蕾刚放,或正在盛开时采。大青叶、荷叶、桑叶。
3、花类:一般在花正欲开放时采。金银花、辛夷。
4)果实和种子类:一般在果子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瓜蒌、乌梅、青皮;
5)根茎类:一般在农历二八月。天麻、葛根、半夏。
6)树皮根类:一般在春夏时节,牡丹皮、肉桂。
7)动物类药物:采收各异,确保药效和容易获得,如冬至驴皮。
8)矿物类:随时采集。
1.1.3储藏
防止虫蛀、霉腐、色泽质地气味变化、潮解、风化。
1)干燥处理
2)密封储藏;
3)吸潮养护;
4)化学药剂养护:硫磺熏蒸;
5)气调养护:自然降氧,充二氧化碳。
1.2中药炮制
1.2.1炮制目的
1)去除毒副作用;
2)增强药物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性能和功效;
4)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储存和制剂。
5)纯净药材。
6)矫臭、矫味。
中药炮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饮片加工时,要少泡多润。否则有效成分就泡没了。质地疏松者多切厚片,如南沙参、羌活。质地细密而硬者,多切薄片,如当归、川芎。
1.2.2炮制方法
1)净制:除去尘屑杂质。
2)切制:净制后的药材经软化后,切成一定类型的饮片,目的是便于进行其它炮制。天麻切薄片,白术切厚片,麻*切段。
3)炒*: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微*;
4)炒焦:用武火炒至药物表面焦*或焦褐色;
5)炒碳:用武火炒至药物表面焦黑;
6)炙:将药物与一定的辅料液体(蜜、酒、醋、姜、盐)拌润并炒至一定程度。
7)煅:药物放入无烟炉中煅烧,分为明煅、淬煅、闷煅。
8)煨:将药物用湿面皮或湿纸包裹,或用吸油纸各层存放,进行加热处理;
9)煮:-。
10)蒸:-。
11)制霜:药物加工处理成松散粉末或细小结晶,或煎熬成粉渣的方法。
12)发酵:-。
13)发芽:-。
14)水飞:药物放在容器内,加入适量水研磨,再加多量的水搅拌,倾出混悬液,将混悬液静置,沉淀,干燥后散研。如,雄*。
1.2.3中药配伍
君药:对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主证疗效的药物,2)针对中药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1)佐助药,配合君药和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消除和减弱君药和臣药毒性或抑制君药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病重邪盛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对疾病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1)引经,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2)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
1.3中药性味
1.3.1四气
药物的作用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如作用性质、作用范围、作用趋势、作用强度、作用益害性等。从药物对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影响这一角度来看药物分为四气(四性),温凉寒热。
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等生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偏颇。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口渴欲饮冷水、烦躁不安、舌苔*而燥、舌红脉滑数等)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比如*连、大*、石膏、菊花、桑叶等;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腹痛得暖则减、泄泻、口不渴、手足清冷、舌苔白润、舌质淡、脉沉细)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如附子、肉桂、干姜、橘皮、生姜等。
平性药:药性寒热不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如甘草。
1.3.1.1治则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真寒假热: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
真热假寒: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1.3.2五味
辛、甘、淡属阳,酸(涩)、苦、咸属阴。
很多药物是以其作用而不是滋味来归属于味,如葛根并无辛味,但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因为“辛,能散,能行”故标以辛味(这一说法使得中医的药性理论失去了可证伪性,沦为套套逻辑,怎么说都有理,无法证伪。所以不符合科学的基本特征,不可取。如《本经》上记载葛根:味甘,平)。葛根因气味皆薄,气质轻清,固能起阴气也。而不是因为味辛。
味厚者为阴,味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气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味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气厚则发热。
阴味下行,味浓者为阴中之阴,降也,故味浓者能泄于下,味薄为阴中之阳,升也,故味薄者能宣通;阳气上行,气薄为阳中之阴,降也,故气薄者能泄,气浓为阳中之阳,升也,故浓者能发热也。
气厚味厚者:胡椒,大*,厚朴、肉桂、野生山药。
气薄味薄者:紫苏、苍耳、青蒿、车前
味薄的因升而生;
气厚的因浮而长;
气薄的因降而收;
味厚的因沉而藏;
气味平的因变化而成。
五气:臊sao、焦、香、腥、腐,由鼻入体,藏于心肺二脏。
五味:酸、苦、甘、辛、咸,从口入体,藏于肠胃之腑。
药物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咸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及厚薄阴阳之不同。
五味中,味厚腻的属阴,会下泄,味淡薄的为阴中之阳,能通利小便;
气浓郁的属阳,有助阳发热之功,气淡薄的属阳中之阴,有发泄宣散的作用。
1.3.2.1五味作用
五味
性质
作用
酸(涩)
收敛、固涩
有收敛津气固涩各种滑泻的作用,包括了止咳、止虚汗、止遗精、止泻泄、止遗尿等。
五味子、山茱萸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以治疗虚汗、泄泻、滑精、尿频、出血等证,如牡蛎涩精而虚汗收,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苦
能燥湿、能泄热、能坚阴
燥指能燥除湿邪,泄指通泄、降泄、清泄不同外邪。
比如大*通泄,能治疗热结便秘;杏仁降泄,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咳喘;栀子清泻,适用于热盛心烦;燥湿方面,苍术温燥祛寒湿,*连寒燥祛湿热;*柏知母可泻火存阴(坚阴),用于肾阴亏虚而相火旺盛的痿证
甘
能补能缓能和中
有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缓和其他药物的作用。
如*参、熟地有补益作用,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饴糖甘草能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辛
能散、能行
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疏散表邪,疏通气机和经脉。如麻*、薄荷能发散解表;木香、红花能行气行血,治疗气血阻滞;
咸
软坚、泻下
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治疗瘰疬、痞块与热结便秘。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
淡
能渗、能泄
有渗湿利水作用(渗谓小汗,泄为利小便)。如猪苓、茯苓治疗小便不利的水肿。
1.3.3升降沉浮
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肌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倾向性。病势趋向如下:
升—向上:呕吐、喘咳;
降—向下:泄痢、脱肛;
浮—向外:自汗、盗汗;
沉—向内:表证不解;
药物升降浮沉性质:
一般来说:
辛、甘、温、热的药物有升浮的性质;
酸、苦、咸、寒、凉的药物有沉降的性质;
花、叶等较轻的药物具有升浮的性质;
种子、矿物等质地较重的药物有沉降的性质。
姜制后有发散之性,醋制后有收敛之性,酒制后有升浮之性。
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需要综合考虑:
有一俗说“诸花皆升,旋复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旋复花:是旋复花的头状花序,理应升浮,但其味咸性温,咸能润下,所以主结气胁下满,惊悸,补中下气,皆咸降之功也。咸以软坚散痞,利下气行痰水,乃消伐之药也。
凌霄花:为凌霄的干燥花,属活血化瘀调经药。味酸,微寒。故主清血热,消肿痛,通经脉,散症瘕。
芫花:芫花的干燥花蕾。味辛温。有恶臭气。破坚逐水是其特性,并不在于泛常气味。盖香为天地正气,通气者固当求之香,如水门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均用桂。然隐匿之蛊毒,幽怪之鬼虐,又非香气所能胜,惟此臭恶之气乃能同化深入而不觉。性质猛悍者,可疾驰而下。故芫花温寒之力不如姜附,利湿之力不如泽苓。然逐水之力则大矣。
野菊花:为野菊的干燥花序。味苦平,苦则能降,清热泻火,解毒利咽,消肿止痛。
苍耳子:苍耳的干燥果实,属于解表发散风寒药。苍耳气味皆薄(温不大温,寒不大寒,甘不大甘,苦不大苦),内经曰:味薄则通,气薄则发泄。苍耳唯其薄也,故轻清出上窍,清越发腠理,完成其上达巅顶,下至胫膝,彻上彻下,彻内彻外之功。其轻清疏利,功用以走上焦居多。
牛蒡子:牛蒡的干燥果实。辛苦寒。故能疏散风热,宣肺祛痰,药性升浮。
蔓荆子: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寒,气清味薄,浮而升,属阳。能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1.3.4归经
表示药物作用的定位,或选择性作用。指用药后的机体功能效应,不同药物归属不同的脏腑经络。
例如:心主神志,当出现精神、意识、思维异常的证候表现,如昏迷、癫狂、痴呆、健忘等。可以推断为属心的病变,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的药物,如开窍醒神的麝香、镇静安神的朱砂、补气益智的人参皆归心经。
1.3.5其它
中药的功能性质还要从气味之轻清厚浊,质之轻清厚重,嗅之香臭轻薄等多方面考虑。
1.4配伍禁忌
1.4.1十八反
指配合在一起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解释:
乌头反半夏、栝楼、贝母、白蔹、白及;
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
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1.4.2十九畏
-。
1.5计量与用法
1.5.1药物剂量
张仲景所在西汉时期,
重量:
1两=24铢=4分≈13.9g;
1斤≈g=16两;
3枚≈1两;
容量:1升≈ml=10合(ge),1斗=10升;
1剂=3付。
宋代以后(宋元明清):1斤=16两=g,1两=10钱=37g,1钱=10分,一分=10厘,1厘=10毫。
一握青蒿约等于g(生青蒿)
现代市制(国务院年规定)(16进制)(-今):1斤=16两=g,1两=10钱,1钱=10分=3.1g。
单味中药成人一日的常用量,一般干品药3~10g。
古方(伤寒)的现代用量,1两≈3g。病重者或身体强壮者可用至6g。台湾的科学中药1两折3g。日本的汉方1两约1.8g。
古方为何药量大:1、古人体质强?2、一般只煎煮一次,3、古人用药安全性上考虑较少(也许是逐步加大至最大用量)。如小柴胡汤:柴胡半斤,*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所用柴胡半斤约合现代13.8*8=g。大枣十二枚约4*12=40g。但现在一般用量柴胡3*8=24g,大枣10g左右。在安全的情况下如果柴胡用到g,退烧效果会很好。
汉时1尺≈23cm,唐宋元明清时1尺≈31cm,宋之后:1米≈3尺,1尺=10寸。
李时珍——“古之一两(13.9g),今之一钱(3.1g)”。
李时珍的药量是一付的药量,张仲景是一剂(三付)的量。
古之药秤为普通秤的重量的一半。仲景一副药煎一次ml,现在一副药煎2次,一次ml。所以算下来古之一两(13.9g/2/2=3.5g),今之一钱(3.1g)。用药量要和具体的病人情况结合。比如斤重的人用5两(15g),斤的人用3两(9g),斤的人则用2两(6g)。
小儿用药量,一般规则如下:
新生儿:成人的1/6;
婴儿:成人的1/3~1/2;
幼童:成人的2/3;
学龄期(9岁以上):≈成人量。
比如*芪:成人9g,新生儿1.5g,婴儿3g~4.5g,幼童6g~9g,学龄期9g。
1钱*3=3.73*3=11.19≈仲景1两(13.8g),近似相等。
1圭gui=0.5g。
1撮=2g。
1方寸匕=2g(金石药末)。=1g(草木药末)
半方寸匕=1钱匕
1尺=10寸=分=23.1cm
梧桐子大=*豆大。
蜀椒一升=50g。
葶苈子1升=60g。
吴茱萸1升=50g;
五味子1升=50g;
半夏1升=g;
虻虫1升=16g,
附子大者2枚=20g
瓜蒌一枚=46g。
枳实1枚=14g。
石膏鸡子大=40g。
厚朴1尺=30g。
1.5.2煎煮(熬药方法)
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导热均匀,保暖性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或不锈钢锅。忌用鉄铜铝等金属器具,因为金属易与药中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煎药用饮用的自来水就可以(用室温水煎煮,不用开水或特凉的水,那样会使药物表面植物蛋白凝固,不利于药物成分的煎出)。加水量以液面掩过饮片1~2cm为宜。煎前可浸泡30分钟,先武火后文火。煮沸后将药保持将沸未沸的状态,时长大约20分钟,取药汁大约半小碗(ml左右),补阴补血药宜文火煮40分钟,一剂药可煎两到三次。感冒退烧药煮开后10分钟左右即可,否则效减。
如有先下药,将先下药煮开后15分钟再下其他群药,如有后下药,在头煎药开锅后15分钟放入后下药,再煮5分钟即可。
一般情况下,每日服一剂,早晚各服一次(ml)。病情重或退烧药要加服,日服一剂半到两剂。
成人早晚各服一次,1~3岁分4次/日,3~10岁分3次/日,药要热服,凉服影响疗效,还容易腹泻。服药和进食要间隔开,否则影响药物吸收。饭前服药,饭后1小时再吃饭,饭后服药,饭后2小时再服药。服药后不能做剧烈运动,病位偏上者(胸部以上)宜饭后服药,病位偏下者(胸部以下)宜饭前服药。
退烧药一定要趁热服,每隔两小时服一次,在6小时内将一剂药服完,成人分两次服,小儿分3~4次服。每次服药后发汗3小时,要避风寒,清淡饮食。退烧药期间要停服退烧的西药,否则影响发汗。
忌口:服药期间要忌烟、酒、酸、辣、果仁、鱼、肉、海鲜、黏腻、咖啡、巧克力、茶、饮料、补品、水果、生冷、油炸、难消化食品。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药是0ml,煎成ml,一次喝ml(比如桂枝汤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小柴胡汤多了一个浓缩的过程,去滓之后再浓缩(因为药量比较大,如果水不多药的有效成分析不出来,但水太多病人喝不下,所以需要去滓再煎的浓缩),熬药时间一般一个多小时。早中晚各一次,药凉了要加热,一定要烧开。
一般五天就会根据病情进展换药方,一成不变的药方连吃一个月的要小心。除非证不变。
1.5.3剂型
方剂组成后,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组成一定的形态,称为剂型。
1.6临床常用种中药饮片(年)
常用味中药
1
甘草
51
枸杞子
芦根
茜草
2
茯苓
52
杜仲
款冬花
肉桂
3
当归
53
麦芽
石膏
葶苈子
4
白术
54
半夏
独活
路路通
5
白芍
55
知母
地骨皮
玉竹
6
*芪
56
山楂
白鲜皮
吴茱萸
7
丹参
57
鸡血藤
炙*芪
桑枝
8
柴胡
58
熟地*
炙麻*
佩兰
9
陈皮
59
菟丝子
北沙参
肉苁蓉
10
*芩
60
白芷
百合
火麻仁
11
川芎
61
菊花
仙鹤草
秦艽
12
地*
62
瓜蒌
猪苓
王不留行
13
赤芍
63
夏枯草
*精
大青叶
14
*参
64
莪术
射干
南沙参
15
麦冬
65
枳实
茵陈
野菊花
16
牡丹皮
66
土茯苓
泽兰
瞿麦
17
枳壳
67
川牛膝
乌药
芡实
18
金银花
68
桑寄生
合欢皮
伸筋草
19
桔梗
69
栀子
佛手
蒲*
20
太子参
70
远志
石斛
半枝莲
21
山药
71
川楝子
珍珠母
小蓟
22
薏苡仁
72
益母草
柏子仁
扁蓄
23
连翘
73
续断
三棱
滑石
24
延胡索
74
薄荷
车前草
谷芽
25
郁金
75
蝉蜕
蜈蚣
白扁豆
26
防风
76
牡蛎
何首乌
胆南星
27
泽泻
77
前胡
补骨脂
忍冬藤
28
香附
78
地龙
青皮
皂角刺
29
炙甘草
79
鱼腥草
淫羊藿
麻*
30
山茱萸
80
荆芥
川贝母
狗脊
31
法半夏
81
僵蚕
紫苏梗
大腹皮
32
砂仁
82
天麻
紫草
瓜蒌皮
33
桃仁
83
桑白皮
紫苏子
天冬
34
蒲公英
84
紫菀
虎杖
姜*
35
*连
85
大*
焦栀子
乌梅
36
玄参
86
百部
天花粉
制何首乌
37
酸枣仁
87
莱菔子
墨旱莲
地榆
38
桂枝
88
钩藤
巴戟天
穿山甲
39
厚朴
89
竹茹
升麻
石决明
40
红花
90
苦参
海螵蛸
土鳖虫
41
苍术
91
细辛
蒺藜
辛夷
42
*柏
92
牛蒡子
木瓜
马齿苋
43
葛根
93
车前子
干姜
青蒿
44
苦杏仁
94
石菖蒲
苍耳子
金樱子
45
鸡内金
95
桑叶
金钱草
水蛭
46
五味子
96
威灵仙
紫苏叶
鳖甲
47
女贞子
97
白茅根
淡竹叶
紫花地丁
48
木香
98
板蓝根
地肤子
槟榔
49
牛膝
99
羌活
豆蔻
薤白
50
浙贝母
枇杷叶
全蝎
徐长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