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中医中药作用 [复制链接]

1#

年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武汉逐渐扩散到全国,作为我市医院,南通三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极大地改善了患者临床疗效。目前,已有三批共11名患者陆续治愈出院。

博大精深的祖国传统文化瑰宝——中医中药在新冠肺炎防治过程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南通三院中医学部主任、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顾尔莉教授为我们进行了“解密”……

疾病特点

本次新冠肺炎具有发病迅速、传播快、传染性强三个特点,以发热、咳嗽、气喘为主证,多伴有胸闷不适,午后身热,舌苔腻白或*等症候,中医归之为“疫病”。明代吴又可《瘟疫论》言:“疫者,感天行之疠气也”,疫是自然界疫疠之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则云:“疫者,疠气流行,多兼秽浊”,一是指疫疠之气引发,二是说常夹秽浊之气。

《*帝内经》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说的是时间有固定的规律,分春夏秋冬,而气候不是绝对不变的。今年冬季“应寒而不寒”,是个暖冬,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非其时而有其气”,加上始发地武汉属湿重地带,因此,我们认为本次新冠肺炎之“疫病”属风温夹湿,主脏在肺、会及肠胃。其病之脉络枢机,正如《灵枢﹒经脉篇》所言:“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疾病治疗

作为南通市新冠医院,也是我市抗击此次疫情的主战场,从我院收治病人的临床表现看,早期有半数以上的病人发热轻,以肢体酸痛,头项强痛,胸闷不舒,乏力为主要表现,舌苔薄白腻,属风寒夹湿,风寒湿邪阻于卫表,选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之功的“荆防败毒散加减”;也有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明显,胸闷纳差,肢体酸痛不著,小便量少短赤,舌苔薄*腻的,以风热夹湿为主要表现,治疗以“银翘散”合“三仁汤”加减;也有病人发病多日,已经院外治疗,入院后临床不是以表证为主,而是以四肢困重、乏力纳差,便次增多或便溏不成型为主,苔白厚腻或腻*,系湿浊困于中焦之象,此时则需权衡湿热之轻重选用“三仁汤”“达原饮”及“连朴饮”等加减,以化湿辟秽解毒。

以上治法主要针对常见轻症及普通型患者,可有效改善症状,避免或减少向重危型发展。若病人持续高热,咳嗽频频,甚或动则气喘、呼吸困难,则有危重之象,在西医对症治疗、生命支持(如联合抗病毒、抗生素、激素、高流量氧疗及呼吸机支持)基础上,依然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此时中医辩证多属邪热壅肺、腑气不利,脉络兼损,可选“麻杏石甘汤”合“桃仁承气汤”加减,病人常伴有微循环障碍,见舌质紫边齿印等,宜适当加用活血药或益气活血法。

对于素喜肥甘、体型肥胖等脾虚湿困之人(如兼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相对恢复慢,易转为重症,中医药治疗需要特别注意,早期切不可过多使用苦寒之品,以免遏邪伤阳而致湿浊难祛。

顾尔莉主任与中医药学部医务人员探讨中药香囊制法

总之,本次新冠肺炎属“时疫”范畴,致病因素复杂、变化快,病情走向与患者体质、治疗迟早、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不同患者及同一患者病程的不同阶段证型皆可不同、都在转化,不宜以一方一药贯始终。

疾病预防

对于新冠肺炎的预防,依然要强调以增强免疫力为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我们要做到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起居有节、情志豁达,同时可以发挥中医药“简便廉效”的特点,做到未病先防:我院一是以*芪、白术、防风、连翘煎汤代茶饮,以益气固表;二是以藿香、草果、丁香、艾叶、苍术等自制成香包,随身携带或居家置放,以芳香化湿、辟秽解毒;居家生活管理方面,一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科学膳食,增加高蛋白饮食、新鲜鲜蔬,多饮水,同时常通风、少外出、不聚餐;二是科学锻炼,打打太极拳、练练八段锦,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修身养性、愉悦心情,提升整体免疫力。

风雨同行共克时艰

目前,随着收治病人不断增多,防护服、隔离衣、眼罩、面罩、口罩等十分紧张,希望社会各界伸出援手,用责任和担当,与我们一起守卫南通人民的平安健康,为击退病魔、赢得疫情防控战役的最终胜利贡献力量!

我院现开通接受捐赠通道,接受社会各界依法合规捐赠的正规渠道、资质齐全的以下防护物资(包括但不限于):

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隔离衣、防护眼罩、防护面罩、医用乳胶手套、长筒防护鞋套、防污染靴套以及用于检查、检测、治疗、防护的各类器材、物资、试剂、设备等。

以上捐赠物资均需在保质期内,由正规企业生产,包装完好无污损。

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