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徐景藩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徐景藩(年-年),江苏省吴江市人。首届国医大师、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
治疗胃病与其他病证一样,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方药。但在具体药物的选择与运用时,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以下简要介绍个人一些用药经验和体会。
(一)*参、太子参
*参甘平,为补脾益胃的常用药。太子参微甘,补脾益胃之力弱,但清而不滋,颇有健胃养胃作用。
1.对胃病脾胃气虚患者,一般常用*参。但如其虚不甚,其痛隐隐,初次诊治,未知其效应,不妨先用太子参,如无不合,再投*参。
2.有些胃阴不足证,兼有气虚,舌红口干,胃痛喜按,可在滋养胃阴方药中配加太子参。
3.妇女脾胃气虚,常兼明显气滞证,用太子参较宜。
4.夏季胃病发作,食思不振,脉濡神怠,午后低热,证属脾胃气虚者,可用太子参。
(二)*芪、怀山药
二药同具补益脾胃之功。*芪甘温升阳,山药甘多温少,兼能滋养脾胃之阴。
1.胃病脾胃气虚而内寒甚者,宜用*芪。胃阴不足而兼气虚者,宜用山药。
2.证属脾胃气虚,得食脘痛见缓,但食欲欠振,饮食不多,稍多则胀者,多用山药,少用*芪。
3.中虚兼湿,药宜健脾燥湿,如方中用苍术、厚朴、草豆蔻(或草果仁)等,为防燥性过度,配入山药,有健脾之效,无过燥之弊。
4.用桂枝或肉桂以温胃阳,若已往曾有出血史,或口干欲饮水,可佐以山药、白芍,润燥相当而具有健中之功。
(三)白术、苍术
白术健脾化湿,苍术燥湿运脾,用于胃病,苍术宜炒,白术可生用或炒用。
1.脾胃气虚而兼有湿浊者,二术同用。
2.脾胃气虚证,脘腹痞胀较甚,虽舌上无白腻之苔,然口不欲饮,二术亦可同用,苍术用量小于白术,约为2:3~1:2。
3.有的胃阴不足证患者,兼有脾虚生湿,舌红苔薄白、便溏,可配用白术,不用苍术。
(四)姜
姜有生姜、干姜、良姜、炮姜之别,同具温中祛寒之性,对胃病用姜,有分有合。
1.胃寒用良姜或干姜,外寒用生姜,内外俱寒,良姜或干姜与生姜同用。
2.胃中有饮,饮水而吐,宜用干姜。
3.生姜止吐,胃病常见呕吐,生姜打自然汁滴入汤剂中,并可先滴于舌上,再服汤剂,或将生姜切片,嚼姜知辛时服汤药,以防药液吐出。
4.脾胃气虚,脘痛便溏,良姜可与炮姜同用。
5.脾胃气虚,不能摄血,便血(远血)色黑而溏,腹中鸣响,宜用炮姜或炮姜炭。
以上用姜的量,根据证候,参考病人平素饮食习惯,如喜吃辛辣者,用量适当加重。
(五)桂
桂辛甘而温。桂枝通达表里,桂心温里暖胃,官桂通阳化气。胃病中虚易兼胃寒,气候一冷,胃中尤寒,用桂使胃得温而气畅血行,内寒自祛,腐熟水谷之功能得复。
1.脾胃气虚兼寒者,*芪配入桂枝,为*芪建中汤主药之二,建其中气,补脾温胃,并使补虚建中之性行而不滞。
2.内外俱寒桂枝配苏梗、良姜,温中祛寒而止痛尤良。
3.胃寒卒痛挛急不已,喜温喜按,舌白脉细,肉桂甚有效,煎剂必须后下,研细粉吞服亦可,也可用肉桂粉与烂饭捣为丸吞服,作用更为持久。
4.胃寒痛引脐腹,或及于少腹,欲转矢气,可用官桂。
(六)广木香、青木香
广木香辛苦而温,擅于行气消胀止痛,青木香(马兜铃根)辛苦而寒,亦能行气治胃痛。
1.脾胃气虚,胃寒,用广木香。胃阴不足,阴虚胃热或肝郁化火之胃痛,用青木香。寒热兼杂者,二药同用。
2.胃脘灼痛,兼咽干而痛,伴食物反流,宜青木香。
3.胃痛而兼头晕胀弦,用青木香。辛辣食品所伤,用青木香。
(七)*芩、蒲公英
二药均属清热药,胃病有热者宜之,惟其苦寒之性,*芩甚于蒲公英。
1.肝经郁火,常用*芩,胃阴虚而有热,常用蒲公英,肝胃俱热,二味同用。
2.胃病兼肝胆湿热,湿偏重者宜蒲公英,热偏重者二药合用,并配茵陈、山栀。
3.孕妇胃热,*芩较好,兼能安胎。
4.胃痛如用温药理气,可配以蒲公英,制其辛燥。胃阴不足,配用蒲公英,可防其里热滋生。
(八)白檀香、降香
二药均辛温。白檀香祛脾胃之寒,理气温中定痛,降香祛寒理气,兼入血分。
1.胃中寒凝气滞,胃脘冷痛,白檀香配良姜或桂心,其效尤增;证兼血瘀,便血远血,可用降香。
2.胃阴不足证候,原则上不宜运用,但值冬天胃中兼有冷痛,参用白檀香以缓其痛,短时用药,取效较良。
3.胃中气滞,欲嗳不遂,胸闷脘痞,或兼腹中鸣响,可用白檀香木质,水磨服或研细末吞服,消其气滞。
4.胃病卒然吐血,胃热伤络者,降香配*连*芩;肝火犯胃者,降香配丹皮、山栀、*芩。降香降气止血,属缪希雍“吐血三要法”〔注〕中“降气”之品。
(九)柴胡、苏梗
柴胡微寒,苏梗微温,同具疏肝理气的功用,胃病常兼气滞,尤以肝胃不和证常用二药。
1.脘痛及胁(一侧或二侧),口苦,宜用柴胡,水炙或醋炒。脘痛及胸,胸闷脘痞,口不苦,宜用苏梗。
2.胃痛因受寒而诱发,宜用苏梗,夏秋吃螃蟹诱发,用苏叶、苏梗。
3.妇女怀孕期,胃脘胀痛,无阴虚郁热之证,宜用苏梗,理气又兼安胎。
4.胃病低热绵绵,少阳不和,宜用柴胡。
5.情怀抑郁,诱发胃病,柴胡配合欢花。妇女更年期,肝胃不和,气滞水留,脘痞隐痛,兼有面肢微肿,柴胡(或苏梗)配天仙藤、益母草。
(十)陈皮、香橼、佛手
三药均为理气药,胃痛且胀,多有气滞,不论虚证实证,均常用以配治。
1.按其辛香气味,三药大致相似,惟其温燥之性,陈皮偏重,香橼次之,佛手又次之。
2.胃脘胀宜陈皮,痛宜香橼,胀甚配佛手,痛甚配延胡等。
3.舌苔白腻宜陈皮。舌苔薄净,舌质微红,胃阴不足,佛手仍可参用。
(十一)薤白、草豆蔻
二药均为温中行气之品,薤白宣通胸阳,草豆蔻理脾燥湿。
1.薤白适用于胃寒且有停痰伏饮,脘痛且胀,胸膺痹阻,舌苔白或白腻,常配半夏,桂枝。
2.胃脘冷痛及于脐周,食欲不振,舌苔白腻,寒湿中阻,脾胃阳气不运,宜用草豆蔻,常配干姜(或炮姜)、厚朴等。
3.自胸膺至脐部均闷胀不适而属寒者,薤白与草豆蔻同用。
4.一般湿阻之证,用苦温化湿(平胃散)或芳香化湿(藿香佩兰),效不著时,均可加用草豆蔻。
5.胃病口中多涎,口粘而不欲饮,均可用草豆蔻。
6.薤白系野蒜,如平素不吃大蒜,恶闻蒜味者,勿用之。
(十二)丁香、柿蒂
丁香与柿蒂习用于胃寒呃逆,主要作用为和胃降逆。胃病患者,胃气不和,常有气逆,故可用之,丁香且有理气定痛作用。
1.嗳气较多,食后噫气而食物返流,味不酸者溢自食管下段,味酸者泛自胃中,只要没有明显的阴虚证,可用丁香、柿蒂配以赭石、半夏。
2.胃寒脘痛,伴呃逆噫嗳,丁香、柿蒂配橘皮、白檀香,寒甚还可配肉桂。
3.胃脘嘈杂,欲进酸食,得醋可缓者,可用小量丁香,促进胃酸分泌功能。
4.胃镜检查,见有胆液返流至胃,胃液返流至食管,可在辨证基础上加用丁香、柿蒂,有助于改善返流。
(十三)木蝴蝶、八月扎
二药均为疏肝理气之品,可用治胃病肝胃不和之证。木蝴蝶性平,色白体轻,兼能利咽开音。八月扎微寒,兼能除烦泄热。
1.一般胃病肝胃不和证,二药可作辅佐之品。兼有咽中不适,配用木蝴蝶,兼咽干者,加入麦冬,可作煎剂,亦可用木蝴蝶与麦冬作为代茶剂频服,取效亦佳。
2.胃病心中烦热,宜用八月扎。胃中郁热,阴虚生热,胃中失濡,灼痛隐隐,亦可用八月扎。
3.食入即吐,胃中有热,如用大*甘草汤,可酌配木蝴蝶、八月扎。幽门不完全梗阻,幽门水肿,呕吐食不下,在辨证基础上,可配加八月扎,通草。
(十四)乌贼骨、瓦楞子
乌贼骨微温,瓦愣子性平,均有制酸作用,适用于胃痛泛酸嘈杂之症。
1.乌贼骨制酸作用较强,且兼止血,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远血)。应研细末吞服。
2.瓦楞子制酸作用较逊,但兼能行瘀消癥,出血之后常多用之。
(十五)九香虫、五灵脂
二药均为行瘀定痛之品。九香虫偏温,其性走窜,兼能理气;五灵脂性平,兼能通经和络。
1.胃病久痛,痛位固定,舌质有紫色,二药可单用或同用。
2.血瘀证兼阳虚者,宜九香虫;兼阴虚者,宜五灵脂。
3.出血后胃脘痛仍作,宜五灵脂,不用九香虫。
4.胃寒冷痛兼瘀,九香虫配肉桂。肝胃不和气痛,用疏肝理气药物效果不著,可加入九香虫或五灵脂,行血以助理气。
5.妇女经行不畅,月经前后胃痛辄发,可加五灵脂,胃痛而兼肢体痛,亦可加用五灵脂。
以上仅从药物治疗方面,加以讨论。由于胃病的病因与生活起居、饮食、精神情绪密切相关,故必须注意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适度、饮食宜热宜软,细嚼慢咽,食量适宜,戒烟禁烈性酒,消除忧虑,避免情绪过分激动,以利治疗。此外,及时进行有关的物理化学检查,其重要性亦不必赘言。■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南京中医学院学报》年第1期。
徐景藩:谈中医读书方法一、选书原则1熟读经典
徐老认为,所谓“经典”,“经”者“纵”也,“典”者可查考也。经典著作是中医学术之源泉,熟读经典乃中医学习之门径,不读经典,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徐老认为必读的经典著作有《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温热论》、《神农本草经》等,泛读与精读相结合,选择性地背诵一些重要的条文,做到读熟、读透,并在自己的临床工作中不断体悟,加深理解。
2涉猎各家
徐老说,很多初学医者,自以为读书不少,有“初学三年,可行天下”之感,而时间日久及至遇到复杂症候,则往往穷于应付,始知自己的疏陋贫乏,正所谓“再学三年,寸步难行”。许多医家集一生之心血,把毕生的经验都溶入到了自己的著作中,并有创新发展。因此,徐老强调,除经典以外,尚须涉猎各家,博采众长,去芜存精,为我所用,不断拓宽自己的临证思路。但由于中医书籍众多,而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因此,徐老认为,读书也应有选择的阅读,分必读和选读,必读的如有《医宗必读》、《临证指南医案》(每个病证医案后面的“按语”都是各个病证病机证治、经验要领的概括)、《脾胃论》、《丹溪心法》、《类证治裁》等等。选读的如《景岳全书》、《兰台轨范》、《张氏医通》和丁甘仁、张聿青、柳选四家、陈莲舫等人的医案等。
3兼读文史
中医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特殊的医学,博大精深,若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很难在中医学方面有所成就,历代名医无不通晓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有的甚则还精通诗书琴画,他们不仅是个医家,也是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究其因,徐老认为所有中国传统的东西实乃同出一源,有其相通的地方,可谓一通百通。因此,中医界才会有弃文从医、弃官从医的现象,并能成为一代宗师。这都缘于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徐老从自己的学医经历中也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徐老从上小学开始,就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瓊林》等启蒙教学,早晚写字、读书,坚持不懈,徐老的文化基础特别是古汉语文言文有了较快的提高。小学时又有机会学习了一些音乐知识,并读了四书、五经,如《论语》、《孟子》、《老子》、《大学》、《中庸》等,五、六年级的课余时间,又读了《三国志》、《列国志》、《东汉演义》、《水浒》等,并补习自学《古文观止》等,这些对自己的学医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读书步骤1循序渐进
徐老强调,学习中医理论,必须循序渐进,读书要一本一本地读,不可急于求成。徐老自己的读书步骤是先读《药性赋》,参考《本草从新》、《本草纲目》、《中医临证药物学》等。《药性赋》字少,易读易记。两个月读完背熟后,读《汤头歌诀》,在此期间和以后较长的时间里,仍然阅读中药学方面的参考书,就像滚雪球那样,越积越多。随后读《内经知要》,参考《*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集注》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时,也阅读相应诸家的参考书籍。
2坚持临床
临证实践是学医的重要步骤,也是学习中医的主要特点。徐老从学医的第一天起,到学成之日止,天天实践,年年临证,贯彻始终。在随父临证学习期间,除了春节过年三、五天病人较少外,一年天,越是大冷、大热天,越是忙碌,总是在看病、抄方,重点病人另作记录,父亲在诊病时重点提示、讲解,传道、授业、解惑。即使是现在,徐老仍坚持工作在门诊、病房的第一线,临床遇到许多复杂、疑难问题,还及时翻阅、查阅相关书籍,找到答案,读后理解并有所创新和突破。读书只有与临床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没有临床,一心只读“圣贤”书,则尤如空中楼阁,空有理论,是解决不了临床实际问题的。
三、读书方法1边抄边读
徐老的读书方法,是沿用前辈的方法,把练毛笔字和朗读的原文、条文结合起来。读第一本书时,边抄边读,并抄写第二本书的原文、条文。读第二本书时,抄写第三本书。这样,读的书都是手抄书,自己写的字,亲切、易读、易记。抄写的方法是一张一张单页毛边纸,工笔蝇头小楷,抄写毕后,装订成册。读时用鹅毛管蘸红印泥点断,作为标点。这些抄写本,至今尚保存完好,常常温习、诵读,温故而知新。从中也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先后写字的进步情况,还可以作为教育子女、学生的教具,鼓励年轻后学者树立“恒心”,写好字,读熟必读的医书,打好中医理论基础。
2老师指导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父亲就是老师,其教学方法是:一是订进度,大致按每本书需读的时间,作出规定,徐老总是略为提前完成;二是讲解,启蒙书讲的细一点,如对《内经》则重点地讲解,并联系临证实际加以指导、分析,并提出哪些必背,哪些可以不背;三是背诵和提问,按时进行考核、“验收”;四是指导读哪些参考书籍。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是“祖传”的,却是比较科学、正规的启发式、渐进式教学法,也是中医师承教育比较切实有效的方法。父亲以启发、督促为主,徐老则以按时读好,参阅他书,加深理解,自学为主。由于思想上贯穿一个“恒”字,加上徐老自己勤奋刻苦的精神,所以在中医理论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医教相长
年秋,徐老就参加并筹建了内科教研组。当时,《中医内科学》教材分为四段,每人一段,在临床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备课、试讲、评议讨论。并要求从临床实际出发,广找参考资料,充实教材内容。课堂教学都是分班小教室上课。讲课期间有见习,讲完后有教学实习,讲课期间还要轮流到教室里参加“夜自修”答疑、辅导。为保证教学质量,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采取的是“一贯制”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既讲课,又答疑,谁讲什么课,谁负责这些病种的见习和教学实习的带教工作。这种“一贯制”的方法,老师虽然辛苦一些,但教学效果很好。通过医疗、教学工作的实践,工作与读书、教学相结合,这样,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如疑难病、重病,或常见病、一般的病证,如何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和防止复发等问题,在临证时必须对每个病例、同类病证,认真地思考,联系理论,加以分析,详加辨证,确立治法,常法与变法妥善结合处理,内服与外治有目的地相互配用。凡是有效或无效的病例,有点滴经验、体会或教训之处,及时用专门的笔记加以记录。如此反复,理论和实践均可不断地有所提高,使自己的思路逐渐得到拓宽,引证的依据逐渐充实。多年来,徐老通过讲课、编写教材,搜集了大量文献和临床资料,对中医的许多病证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通过医疗与教学工作密切结合,医教相长,在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较大提高。时至今日,徐老仍鼓励我们要多参加课堂教学,医院工作的医生,更应重视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是理论与临床相互提高的过程,医教能够相长。
4勤于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数十年来,徐老养成了多动笔、勤于记的习惯,他总是对学生说:“好记心不如烂笔头”,作笔记的好处有很多,它不仅是收集、积累材料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分析能力的好方法。因为作笔记的过程,必定要对材料进行咀嚼、消化,反复进行思考,所以它可以促使人们学得透、记得牢、想得深。作笔记又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至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说它是实践、学习的总结与提高。谈及怎样才能做好笔记,徐老认为有以下几点/p>
(1)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虎头蛇尾,一曝十寒是做不出成绩的。只要勤于作笔记,那怕点点滴滴,天长日久也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2)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有人虽然也写了很多笔记,但多是漫不经心,东鳞西爪,事后连自己都懒得翻阅,这种笔记用处不大。
(3)要分类编排,便于随时翻检。资料多了就有一个检索的问题,最好能做到按图索骥,一查即得。可以分类摘抄,也可以先抄入流水簿里,然后再分类整理,也可以抄入活页纸,及时加以编排,还可以把每一条拟出小标题,再按标题上的文字排列。此外为了便于核对、引用,增加材料的可靠性,还应较详细注明材料的来源(作者、书名、版本、卷页等)。
(4)做卡片。小的卡片,可随身携带,分门别类,徐老自己做的卡片有数千张,放在口袋里,随时查阅,非常方便。
5虚心求教
徐老至医院工作时,当时内科上级医师,都是从沪宁各地特别是苏、锡、常一带聘来的知名中医,如孟河马培之的传人马泽人,无锡的肾病学家邹云翔,吴门曹氏传人曹鸣高,丹阳名医张泽生、颜亦鲁先生等等,他们均乃江苏两大中医流派的传人,有着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如查房、讨论病例、讲座等等活动中虚心向他们学习以外,徐老还一一登门商借各位老师的“门诊方笺存根”,回来认真阅读、摘录,再对照《临证指南医案》、《丁甘仁医案》、《医醇賸义》等名著,找出各家的学术经验特长。向各位老师借阅方笺学习,真是非常宝贵的活教材,是中医临床工作中学习提高的好方法。
6熟读精思
徐老体会,学习中医除了要多读书,还要多背书、熟读书,该背的要背,特别是对经典著作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熟读、嚼透、消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背得熟和不熟大不一样。比如对《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等如果能做到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在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可熟能生巧、别有会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理则一。此外,读书还要精于思考,不可一味地相信书本,要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去判断,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读书要有选择地去读,读好书,读有用的书。
7温故知新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又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徐老常以此作为自己读书的座右铭。但徐老认为“温故”不是简单地复习已经学过的东西,而是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不断思考琢磨,一步步由浅入深,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从感性到理性,最终达到融会贯通,并通过临床实践来验证之,而且要能在“温故”的过程中“知新”,发现新问题,树立新观点,解决新问题。当然“知新”还要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追求新知识的良好习惯,不断完善认知结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