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伤寒论的术是白术还是苍术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优惠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78508.html

反复研读相关经典著作,认为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术”很可能是苍术,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据《伤寒论》原序、《神农本草经》记载考证

根据《伤寒论原序》说:“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这段话明确指出了《伤寒论》来自《汤液经法》,而《汤液经法》主要参考了《神农本草经》。而《神农本草经》说:“术味苦温,主风寒温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可见《神农本草经》指出了“术”又名“山蓟”。而明·李时珍说:“白术,桴蓟也,吴越有之。……苍术,山蓟也,处处中有之。”即术→山蓟→苍术。由上述分析可知,《神农本草经》中的“术”很可能是苍术,而《伤寒论》的用药主要是参考了《神农本草经》,故《伤寒论》中的“术”很可能是苍术。

2.据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苏颂《本草图经》记载考证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说“术,……以蒋山、白山、茅山者为佳”,又说:“术乃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宋·苏颂《本草图经》说:“术,今处处有之,以嵩山、茅山者为佳。”可见这两本书都说“术”以茅山者为佳,而茅山,江苏茅山一直被认为是苍术的道地药材所在地,即茅苍术。

3.根据张仲景的出生地考证

医圣仲景是河南南阳人。白术主要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主要是浙江一带,并无河南。苍术主要产于江苏句容、镇江,湖北襄阳,河南桐柏等地;北苍术主要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可见河南地区出现可能性大的“术”是苍术。

4.宋代林亿等校书统一改“术”为“白术”

林亿在“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中记载:“又如白术一物,古书惟只言术,近代医家咸以术为苍术,今则加“白”字,庶乎临用无惑矣”。可见经过宋改的书,包括《伤寒论》,原书只言“术”,后经宋代校书统一改为“白术”了。

综上所述,在《伤寒论》中,白术、苍术均用,当以用苍术可能性大。

从药物学的角度来看,《伤寒论》中的“术”很可能是苍术。在《神农本草经》中,术被列为上品药物,具有治疗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等功效。而苍术在历代本草著作中都被认为具有这些功效,且苍术的分布地域广泛,古代医家容易从其产地获取,因此《伤寒论》中所用的“术”很可能就是苍术。其次,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伤寒论》的用药主要参考了《神农本草经》,而《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的“术”很可能是苍术。据考证,汉代时期,苍术的产地主要集中在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而《伤寒论》中所记载的一些方剂中的“术”正是采用了这些产地的药材。再次,从医学实践的角度来看,白术和苍术在使用上有所不同。白术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胀泄泻等症状,而苍术则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关节疼痛、水肿等病症。在《伤寒论》中,苍术的使用频率远高于白术,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伤寒论》中的“术”很可能是苍术。最后,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伤寒论》中的“术”很可能是苍术。在宋代林亿等校书统一改“术”为“白术”之前,《伤寒论》等古典文献中并未出现“白术”一名,而是统称为“术”。而后来在宋代校书时才将“术”统一改为“白术”,这也就说明了在《伤寒论》中原先使用的“术”很可能是苍术。综上所述,《伤寒论》中的“术”很可能是苍术,而且在治疗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百家新收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