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沙之城奈曼旗药香浓奈曼旗新闻 [复制链接]

1#
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824/4684514.html

本报记者牧人通讯员吴莎莎

这几天,奈曼旗农牧业局药材办主任张素君忙的不可开交。几天之内,跑遍了全旗各苏木乡镇场,对今年的5万亩药材种植情况进行验收。

“今年,药材是大丰收啊!全旗计划种植5万亩,实际种植面积达到了5.4万亩,亩效益均达到元以上,远高于玉米等传统作物。”尽管很累,看到农民增收,张素君依然兴致勃勃。

张素君告述记者,为了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年,奈曼旗通过“*府+企业+农户”、订单回收等模式,依托河北省安国市圣山药业、赤峰市荣兴堂药业等企业带动,在年蒙中药材种植面积1万亩的基础上,将蒙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其中,蒙中药材种植及种苗繁育核心示范区1万亩,大田种植3.5万亩,庭院种植亩。主要种植苦参、丹参、甘草、柴胡、苍术、*芪、桔梗、防风等24个蒙中药材品种。

张素君高兴,药材种植户们更高兴。

“没想到啊!今年防风的价格这么好!一亩地就能收1万多块呀!”提起药材种植,大沁他拉镇昂乃村的药材种植户李帅就激动不已。

为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今年,奈曼旗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补贴药材种植。年至年,种植一年生药材每亩每年补助元,种植多年生药材三年分别按照元、元、元补贴。

“我一直对药材种植就感兴趣,这回*府还有补贴,我就把父母的口粮田、封山地都开了,一点玉米都不种了,全都种上药材了!”

李帅今年种了亩药材,其中防风70亩,*芪20亩、桔梗40亩,平均一亩地药材的收益相当于15亩玉米的收益,仅防风一项就收入了80余万元。

奈曼旗万亩耕地,玉米播种面积达到万亩。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玉米种植。近年来,随着玉米价格放开,农民收入明显下滑。为改变这种现状,奈曼旗立足资源和*策优势,加快推进农牧业供给侧改革,把蒙中药材产业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和富民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制定了《奈曼旗蒙中药材发展五年规划》以及助推产业发展的扶持*策。成立了以旗委、旗*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奈曼旗推进蒙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药材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协调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各苏木乡镇场成立了药材产业服务站,**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负责。

为推进药材产业稳步发展,奈曼旗积极整合农牧、林业、水务、发改、财*、扶贫、科技等部门项目资金,到年,家庭人均收入达到4元,实现基本脱贫。

谈起脱贫的具体计划,长明说,养牛是最大的事。目前边界嘎查总户数户中还剩下亟待攻坚的贫困户24户65人,到今年底,全嘎查将实现10户26人稳定脱贫。

饲养量是基础,饲养方式得当,是提高*牛产业脱贫效率的重要手段。科左后旗推广托管养殖模式,扶持当地的通和牧业养殖场为88户贫困户托管养殖*牛头,引导科尔沁牛业、牧合家、本富牧业等龙头企业参与扶贫,帮助农户科学养牛。

今年,科左后旗*牛存栏达到77万头,其中贫困人口饲养*牛超过10万头、基础母牛超过5.5万头,实现了从事农牧业生产的贫困户人均饲养2头基础母牛的目标。到年,规划达到万头*牛养殖量,万头年加工能力,为贫困户如期出列创造条件。

旗委书记刘士海说,以*牛为支撑的产业扶贫,在科左后旗形成了摆脱贫困的产业动力。

依托单一牛产业的扶贫效果,能牛多久?

以牛为主,多措并举

如果说科尔沁牛在市场很牛,那么基于品种改良的科尔沁新牛则更牛。

怡然自得,巴彦毛都苏木莫麦嘎查的农户双龙家的牛在棚舍中甩着尾巴。看着这10头经过品种改良的*牛,他喜在心里。

科左后旗旗长何志伟介绍,科尔沁*牛品种优势有传统,现在又利用西门塔尔牛和当地的牛杂交,新的科尔沁牛受到市场更多的青睐。

这种杂交牛,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众多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家。公司建立了以肉食品加工为主体、以绿色饲料加工、畜牧产品研制开发、草原生态建设为基础的肉牛集约化和规模化的产业链条,其育肥牛场被商务部确认为“国家储备肉活体储备基地”。

强壮的龙头企业为贫困户买牛卖牛找到了市场的来路去路。科尔沁牛业通过“公司+基地+大户带农户”的模式,公司与农户之间按照合同或订单建立关系,公司对养牛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必要的资金,农户按公司的要求和标准进行饲养和短期育肥,并按协议价把牛卖给公司。

市人大常委会*组书记孙振云说,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紧密型关系,为实现产业扶贫夯实了基础。截至目前,包括科左后旗在内的通辽市的7个旗、县、区,培育和发展了年出栏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户,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牛户1户。全市农牧民通过养牛人均年增收元,占牧业人均纯收入的35%。

看到科左后旗家家棚舍、户户养牛的情形,不免一喜一忧。

喜的是,贫困户赶着*牛奔小康;忧的是,在牛肉市场价格发生较大波动情况下,贫困户收益会因为价格冲击而缩水。此外,养牛业的风险在养殖上是疫病,在模式上是单一,缺乏产业替代。

刘士海分析,户养规模小,综合效益难以发挥;村村养牛扶贫模式过于固化。因此,需要以牛为主,多措并举,把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风险降到最低。

抵御风险需要在更多的特色农业上下功夫,散都苏木种水稻就种出了名堂。科左后旗扶贫办主任王金柱说,通过新型经营主体,散都苏木让贫困户得了实惠。

马莲河水稻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散都社员1多户,其中贫困户户。“大户带小户、老户带新户、合作社帮困难户”,是这个合作社常念的经。农户根据合同约定组织生产,并以高于市场价1分到1毛五的价格收购水稻,保证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了农户利益。截至目前,已发展订单农户户,订单种植面积达到15亩,其中贫困户户多亩。

庭院经济,在全旗已经开花结果。吉尔嘎朗镇少敦艾勒嘎查老支书乌力吉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果树、西瓜、蔬菜,他家院子里的半亩地西瓜,以7毛钱出售,收入就是元。仅庭院种植收入,全嘎查农牧民年人均可增收0元左右。

记者看到,在科左后旗产业扶贫清单上,替代*牛单一性经营的产业丰富多样:肉羊、肉猪和鸡鸭鹅,种植业包括玉米、青贮、水稻、花生、杂粮杂豆、蔬菜和林果……

如何探索产业扶贫益贫性机制?

谋长效,也要谋高效

让贫困户自身生出脱贫的长久动力,探索产业扶贫益贫性机制建设,越来越紧要。

莫麦嘎查的农户吐门巴乙拉忙时在附近的一个矿井打工,闲时帮助妻子饲养牛犊。小两口去年买了5只牛犊,今年加上下小牛犊,估计到年根前有13头牛,全部育肥后,能卖到10多万元。他说:“我家已经脱贫了,要不是农行能贷款5万元,怎么也买不起这么多牛。”

金融扶贫制度是嫁接在产业扶贫上的导流管,是构建产业扶贫益贫性机制的重要基础。刘士海说,科左后旗在探索益贫性机制建设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市场益贫性机制和资产益贫性机制三个渠道来实现。

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于贫困户与产业主体之间。孙振云表示,近年来,科左后旗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建基地,引导龙头企业为贫困户贷款提供担保,保障贫困户收益稳定增长。今年以来,仅科尔沁牛业就为贫困户协调解决养牛贷款0万元。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维尔农业、禾丰米业、添翼米业带动1户贫困户增收万元。

市场益贫性机制建设在于获得回报高效。“原来以为养*牛就是养的功夫,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道道。”在帮扶责任人引导下,吐门巴乙拉把承包地全都种上青贮玉米,市场上玉米行情不好,就直接把玉米在田头转化为饲料喂牛,既解决了玉米价格下行的问题,又解决了喂牛饲料问题。从制度安排上看,这种“为养而种”,两头都省钱,两头都增了效益。如果“为养而养”,或者是“为种而种”,就不可能获得较高的市场回报。

资产益贫性机制建设在于获得收益的稳定性。王金柱说,科左后旗探索实行资产收益扶贫,依托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扶贫资金、土地资源、生产设施等整合到特色产业平台,采取入股分红、寄养托管、承包租赁、订单种植等模式,让贫困人口流转土地赚租金、资产入股分股金、就近打工挣薪金。这样安排的结果,使得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从产业发展中获得了稳定的收益。

在探索益贫性机制建设过程中,科左后旗实行规划、项目、干部的“三到村三到户”。从年起,在全旗贫困嘎查开展规划、项目、干部到村到户工作。何志伟表示,我们为每个贫困嘎查至少安排1个帮扶单位、选派1支驻村工作队,为每个贫困户确定1名帮扶责任人,做到了扶贫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