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新闻发布会青龙专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祖迪摄
7月20日,记者在秦皇岛市*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秦皇岛市“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新闻发布会青龙专场上了解到,作为秦皇岛市唯一的原国定贫困县,青龙满族自治县年退出贫困县序列,年全县贫困人口清零。现阶段,青龙围绕“赶超跨越、全面振兴”战略目标,“三级书记”一起抓、全县上下齐动员,扎实推动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青龙满族自治县全景。
聚焦“五个坚持”,筑牢规模性返贫防线
坚持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首要任务、底线任务,落实“早、宽、简、实、严”五项要求,即坚持发现从“早”、坚持纳入从“宽”、坚持程序从“简”、坚持帮扶从“实”、坚持标准从“严”,健全长效机制,硬化*策措施,扎实组织推进,全县无一人返贫致贫。
秦皇岛木兰菌业股份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基地。
做强“三大板块”,助力持续稳定增收
坚持把产业帮扶作为高质量、可持续脱贫的根本,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第一个板块是围绕林果、畜牧、中药材、食用菌、杂粮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努力做强龙头企业、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帮扶效果。林果产业,目前全县林果面积达万亩,其中板栗万亩,覆盖全部脱贫人口,实现“人均3亩果、收入元”。完成集板栗收储、加工于一体的百峰贸易板栗深加工项目建设,带动4.9万人稳定增收。畜禽养殖产业,依托中红三融等龙头企业,实施畜禽帮扶养殖项目个,1.58万脱贫户通过入股分红、订单生产、务工就业等方式,实现年均增收1.4万元。中药材产业,借助入选全省十大道地中药材产业县的独特优势,发展中药材10.5万亩,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北苍术种植繁育基地。培育同盛医药、满药本草2家中药材加工企业,带动1.3万人稳定增收。食用菌产业,依托木兰菌业等龙头企业,发展食用菌万棒,带动1.17万脱贫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栽培采摘等方式稳定增收。杂粮产业,全县精品杂粮种植面积10.5万亩,年产量1.4万吨。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在旗”杂粮主食系列获得第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入选北京年冬奥村(冬残奥村)传统美食;企业年产值3亿元,带动就业余人,带动脱贫户余户。第二个板块是发展电商物流。借助阿里巴巴集团“客服县”项目落地青龙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电商物流经济。目前,已经建成平方米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正在推进青龙·阿里巴巴智慧物流园项目建设,全县已经形成“1+1+24+”(1个市级周转仓、1个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24个乡镇物流快递分拨中心、个村级物流快递网点)电商服务体系。工作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三级书记”抓电商,充分利用各种平台,鼓励本地群众参与直播带货,动员各方力量推动电商物流产业发展,青龙板栗正式进驻阿里巴巴盒马鲜生零售平台。截至目前,共带动活跃店铺个,带动电商从业人数人。第三个板块是发挥光伏产业收益带动作用。利用已投入运营的2个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23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和38个参照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产生的收益,通过村集体二次分配,充分带动脱贫人口和防贫监测户稳定增收。
青龙满族自治县百峰贸易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工人正在板栗初选生产线上工作。
落实“五大保障”,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持续开展教育帮扶。全面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定期开展“千名教师进百村入万户”家访活动,累计精准资助各学段困难学生10万人次、.8万元。持续开展健康帮扶。县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大病专项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策得到全面落实,农村特困人员、农村低保对象、脱贫人口、风险未消除的防贫监测对象已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救助范围。持续开展危房改造。全力实施危房改造提升工程,累计投资.45万元,改造危房户。同时,对全县住房安全全面排查监测,建立县乡村三级台账,对防贫监测户单独建立台账并重点监测,目前农村群众住房安全率%。持续保障饮水安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累计投资万元建设巩固提升工程99处,实施维修养护处,农村饮水条件不断提高。定期检测饮水水源水质,确保居民饮水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持续落实兜底*策。精准落实兜底保障*策,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和防贫监测对象中,享受低保*策26人,享受分散供养*策人,临时救助70人次。同时,为名困难残疾人和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护理补贴金.7万元。
肖营子镇荒山沟村易地扶贫搬迁。
围绕“五大领域”,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道路交通方面。投资2.03亿元,改造提升农村道路.93公里,改造桥梁座,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公里,脱贫村主街道全部硬化亮化,乡镇和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车率%。电力设施方面。累计投资1亿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提升,惠及全县24个乡镇。通讯保障方面。投资2万元用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宽带、4G网络实现全覆盖,5G网络覆盖率达32%。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方面。坚持“三区同建”,强化后续扶持,安置区学校、医疗卫生等设施配套齐全,实现搬迁群众三重以上产业覆盖,每个有劳动力的搬迁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面。集中开展厕所改造、村庄清洁、污水治理等行动,28个行*村实现污水治理,个行*村得到有效管控;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座,厕所粪污“收集、转运、集中处理”一体化处理体系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全覆盖;引进三家农村保洁公司,负责全县个行*村(6个城中村除外)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和道路、河道保洁工作,农村环境治理实现全覆盖。
来源:冀云
编辑:崔婷婷编审: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