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跟着3位中医前辈学治ldquo神经性 [复制链接]

1#

导读:朱仁康、张志礼和欧阳恒先生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思路与经验方。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本病以20~40岁的青壮年多见,老年及儿童少见。临床有局限性和播散性之分,以局限性为多见。

本病一般属中医学“牛皮癣”、“摄领疮”、“顽癣”等范畴。

01

朱仁康先生诊治经验

朱老认为神经性皮炎应列入中医癣门。由于其往往顽固难愈,统称为“顽癣”。

临床上由于皮损形态的不同又有牛皮癣、风癣、刀癣等不同名称。

牛皮癣,如牛领之皮厚而坚;风癣,即年久不愈之顽癣也,搔则顽痹,不知痛痒;刀癣,轮廓全无,纵横无定,后者类似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此外,如《巢氏病源》记载:“摄领疮如癣之类,生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不但说明了项后为本病好发部位,而且指出发病与物理摩擦的关系。

朱老分析本病病因认为以内因为主,由于心绪烦扰,七情内伤,内生心火而致。

初起皮疹较红,瘙痒较剧,因心主血脉,心火亢盛,伏于营血,产生血热,血热生风,风盛则燥,属于血热风燥。

病久,皮损肥厚,纹理极重,呈苔藓化者,此因久病耗血,风盛则燥,属于血虚风燥。

临床分为限局性和泛发性两大类型。辨证论治限局性以外治法为主,泛发者以内治法为主。

一、血热型

多见于初发不久泛发性皮损。由于心经有火,血热生风,风胜则痒。症见成片红色小丘疹,痒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治宜凉血清热,消风止痒。

药用经验方皮癣汤:生地30g,丹皮、赤芍、苍耳子、白鲜皮、苦参、地肤子、*芩、生甘草各9g。

二、风燥型

多见于日久泛发性皮损。由于日久风燥伤血,肌肤失养。症见瘙痒无度,皮肤浸润肥厚,呈苔藓化,舌淡苔净,脉细滑。治宜养血润燥,消风止痒。

药用风癣汤:熟地12g,当归、白芍、丹皮、红花、荆芥、苦参、白蒺藜、苍耳子、白鲜皮各9g。

三、风盛型

多见于弥漫性皮肤湿润肥厚的皮损。属风邪郁久,未经发散,蕴伏肌腠。症见几年至几十年顽固之症,周身剧痒,状如牛领之皮,脉弦,舌质红,苔*。治宜搜风清热。

药用乌蛇驱风汤:乌梢蛇、荆芥、防风、羌活、川*连、*芩各9g,金银花12g,蝉衣、白芷、生甘草各6g。

02

张志礼先生诊治经验

张老认为神经性皮炎属于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皮损对称分布、苔藓样改变、阵发性剧烈瘙痒及很少倾向湿润为特征。

中医称为“顽癣”、“干癣”、“纽扣风”、“牛皮癣”、“摄领疮”等。意指此病干燥不流水,厚者犹如牛项之皮,厚而且坚。

一、肝经郁热型

多见于女性,因情志不遂,闷郁不舒,肝气郁结,失于条达,兼感风邪而致郁久化火,外犯肌肤而成。

见全身瘙痒,皮损色红。肝火上炎,故见心烦气急,口苦咽干。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故见月经不调。治宜疏肝理气,清热散风。

药用柴胡、枳壳疏肝理气;龙胆草、栀子清泻肝火;生地、丹皮凉血清热;当归、赤芍、白芍、首乌藤、钩藤养血活血,熄风止痒;防风散风止痒。

平抑肝火之后,再以当归、生地、熟地、赤芍、白芍、丹皮养血柔肝,以此为本,配以全蝎、乌梢蛇、刺蒺藜、皂刺养血驱风止痒,并捜血中之余风。

二、风湿蕴阻型

风湿邪气客于肌肤,瘙痒难忍,皮损粗糙肥厚,久之耗伤阴血,导致肌肤失养而成痼疾。治宜祛风除湿,养血润肤。

药用全蝎方加减:全蝎、防风、浮萍、刺蒺藜、苦参、白鲜皮、秦艽、地肤子、当归、首乌藤、生地等。

三、血虚风燥型

多见于老年患者,或素体虚弱者。心脾两虚,心主神明,心血不足,故血虚风燥,肌肤失养,皮损干燥肥厚。治宜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药用止痒合剂加减,以当归、川芎、赤芍、白芍养血润肤;首乌藤、珍珠母、炒枣仁养血益心,安神止痒;再以鸡血藤、红花养血活血润燥;防风、白鲜皮、浮萍、全蝎驱风除湿止痒。

03

欧阳恒先生诊治经验

一、湿热并重型

多见皮损暗秽,舌红苔腻,脉弦缓或弦数。治以清热除湿。常用苍术、*柏、槟榔、大*、桃仁、防风。

方取苍术、*柏清热燥湿;槟榔、大*攻下逐湿,使邪有出路;桃仁、防风活血祛风。

二、血热生风型

皮损常较为广泛,颜色潮红,舌红苔薄*,脉弦数。治以清热凉血活血。常用石膏、生地*、*芩、泽兰、三七、苦参、枳壳、大*。

方取石膏、生地*、*芩清热凉血;泽兰、三七、苦参活血散风;枳壳、大*理气通下,给瘀热以出路。

如血热伤及阴血,肌肤失养而致皮损淡红、脱屑,可于上方中酌加当归、丹参以养血润肤。

三、顽风阻络型

多见久治不愈,皮损暗红或紫暗,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治以活血搜风,除湿通络。

常用桑枝、地龙、全蝎、皂角刺、槐花、牡丹皮、泽兰、三七、猪牙皂。

方取桑枝、地龙、全蝎、皂角刺搜风通络;槐花、牡丹皮、泽兰、三七凉血活血散瘀;猪牙皂利九窍,通肺及大肠气,涤荡胃肠湿滞。

以上三型是欧阳老临证辨治神经性皮炎的基本体系,概以风湿热立论,兼秉治风先治血之意。

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临证多有风、湿、热、瘀程度不一,加之治疗过程中病邪的消长,而出现病机主要矛盾的转化,故当细细审查,区别用药。

如痒甚者可加荆芥、防风、羌活、白鲜皮、白蒺藜、苦参、佛手以祛风止痒;顽湿不化加祛风湿药,如秦艽、威灵仙、徐长卿、桂枝,于诸凉药中温化湿邪;

血热重者可加水牛角;瘀重者加炙炮山甲、皂角刺,以活血通络;如患者素有夜寐欠安,可加甘麦大枣汤以调养心神。

神经性皮炎多有脾胃内生之湿热,阻滞肌肤。因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皮肤腠理的湿热瘀滞之邪亦可经通下法排出,故欧阳老施治时尤其注重给邪以出路的治疗方法。

只要患者无脾胃虚寒,无腹泻便溏,都可适量加入枳壳、槟榔、大*、猪牙皂等理气通下之品。

其中大*不必后下,可缓和其峻攻之性,又兼得其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如无明显大便干燥者,常用大*6g;如大便干燥者,常用大*10g。

但若老年体弱,大便干燥者,则须改用火麻仁以润肠通便。

给邪以出路的思路验之于临床,往往取得满意的疗效,一般患者均能耐受,不至于泄泻不止。倘若有泄泻而不能耐受者,则须停用通下法,加入白术、山药调养脾胃。

欧阳老临证也重视中西医结合和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常配合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内服抗组胺药对症止痒,并说服患者尽量克制搔抓,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具体用药请遵医嘱!本文摘自《皮肤病中医经验集成》,徐三文、梁延平、唐岛主编。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