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网络客服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1001/95866.html导读:这是一位长年工作在乡村卫生室的医生平时所记录的经方案例故事,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更没有什么花哨的噱头、点缀,质朴真实,鲜活生动,干货满满……
案一
程某,男,65岁,偃师翟镇人,20多天前来诊。来时手背、头面颈部发红、痒、渗水,自述患此病已20余年,反复发作,痛苦异常,医院就诊,均无功而返。舌质红,苔白腻略*,脉弦。
辨病:疑似湿疹。
辨证:湿热蕴于肌肤。
方选:麻杏薏(石)甘汤合二妙散、三仁汤加减。
方药:麻*12g,杏仁12g,薏苡仁30g,生石膏50g,白蔻仁6g,苍术10g,*柏10g,茯苓50g,大枣3枚。7剂,一起用煎药机煎56分钟,1次mL,1日3次。
7剂后复诊,患者反映服药3天即明显减轻,并一天比一天轻,效果显著。效不更方,守方又开7剂。服14剂后,即三诊时,诸症明显好转,患者因病之日久,怕效不牢靠,要求再开7剂,巩固疗效。
年5月21日复诊,已基本痊愈。
20余年顽疾,用药21剂,有此速效,也出乎我的意料。
至于辨证思路,皮肤红痒为有热;渗水说明有湿;舌苔*腻是湿热证。至于麻杏薏(石)甘汤、二妙散、三仁汤(我把它简称为麻杏二三汤)的方义,我就不多说了。
我个人认为,此方能取得如此好效果,可能与其中几因素有关:第一,肺主皮毛,皮肤病多从肺论治,麻*之用,宣肺解表,既有利于散内之郁热,又提壶揭盖,使水湿走小便而去。第二,三仁(杏、蔻、薏)宣上、畅中、渗下,上、中、下分消以治湿邪。第三,苍术、*柏二妙燥湿清热,石膏、茯苓用大量(因病顽固日久,怕小兵敌不过悍匪)清热渗湿,量大力宏。
案二
无巧不成书,上案患者来看病时,三次都巧遇另一唐姓患者,唐某见其疗效神奇,遂介绍其夫(也是20余年反复湿疹患者)来诊。
其夫双手掌、左脚湿疹,反复发作20余年,年5月24日来诊。
当日处方:麻*12g,杏仁12g,薏苡仁30g,生石膏50g,白蔻仁6g,苍术10g,*柏10g,茯苓50g,大枣3枚。10剂。每日1剂,煎药机煎,1次mL,1日3次口服。
年6月3日二诊:局部症状改善明显,但略显干燥,处方在原方基础上加生地18g,当归10g。又开10剂。
年6月12日三诊:病已基本痊愈,又守二诊方开7剂巩固。第二案又取得如此神奇之疗效。我想,麻杏二三汤治疗湿疹(疑似),其作用也许可以复制。
本文节选自《卫生室的经方故事》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卫生室的经方故事》,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长年工作在乡村卫生室的医生平时所记录的经方案例故事,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更没有什么花哨的噱头、点缀,质朴真实,鲜活生动,干货满满,别开生面,读后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不得不由衷地钦佩,为这位乡村医生的智慧和坚守点赞!为中医经方的疗效喝彩!
作者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高龙镇石牛村集体卫生室中医师,基层经方实践者。
编辑推荐
医不在名,有效则中。
END
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卫生室的经方故事》,作者王彦权。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卫生室的经方高手——《伤寒论》12个字,助我治好老慢支●卫生室的经方高手——小乡医解读清肺排毒汤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