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粽飘香端午到 [复制链接]

1#
端午粽飘香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挂蒿草、挂艾叶和薰苍术、白芷以及喝雄*酒等习俗。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的由来,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据说屈原悲痛投江后,人们竞相划舟去寻找屈原的尸体,这一行为演变到后来,就成了赛龙舟。但是人们一直找不到屈原的尸体,于是就丢米团丢到河里喂鱼,想把鱼喂饱,以防止鱼吃屈原尸体,这则是后来“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端午习俗知多少

1.扒龙舟

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划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2.饮蒲酒、雄*酒、朱砂酒

饮蒲酒、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朱砂等。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药料包括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

3.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不仅仅是一场美食的盛宴,更是一场南北粽子的大战。

①蛋*肉粽

蛋*肉粽是中国传统节日小吃,属于广式粽子的一种,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五花肉等,一般在端午节食用,清新的粽叶混含着鲜肉香气让人垂涎欲滴,而加入一颗蛋*,又让咸香的粽子带上一丝甜意,风味独具。

②蜜枣粽

主要以北方以及多产红枣的地方为主,是甜*们最爱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甜粽,馅料主要有红枣和糯米,口感软糯弹牙。

③水晶粽

水晶粽色泽鲜艳,表皮晶莹剔透,水晶粽是以糯米为原料,加上各种各样的配料,远远看上去就有让人想咬要下去的冲动。

④腊肉粽

腊肉粽子流行于湖南、湖北等华中地区,腊肉粽子有多个类型,主要根据其腊肉的切法,与腊肉放入糯米的时间而定,而被誉为“端午故里”的湖南岳阳一带,腊肉粽子更是特色鲜明,味道醇厚,色香味俱全。

⑤蜂蜜凉粽

蜂蜜凉粽是陕西关中和陕南一带,特有的传统夏令小吃,它形似菱角,白莹如玉,清凉解暑,吃时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别有风味。

晨起听雨月未落,满屋尽带温柔乡。又是一年端午季,青山绿水皆足仓。五月五,过端午。登高望远,或临江观龙舟竞渡,或遍尝节日美食,时光静好,不负岁月绵长。

指导老师

王大权

排版

金子恒

监制

徐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