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手术费是多少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菜农之家联合社
事例二:
记者在寿光市纪台镇周家村采访,周师傅正在给他的拱棚茄子喷药。周师傅让记者看了他棚内被蓟马为害的茄子后说:"像这样的茄子还怎么卖啊,今年茄子价格这么好,你说我这损失有多大啊!"
事例三:
寿光市古城街道前疃村张师傅今年春季在两个棚内都种上了罗曼西红柿,为防住病毒病,他特别注意对白粉虱的防治,可西红柿第二穗花点完以后,张师傅认为此时已经不可能得病毒病了,遂稍有放松,结果现在棚内白粉虱暴发。给了张师傅一个措手不及。
每年的4月份到6月份是害虫暴发的时节,从当前小麦蚜虫暴发的情形来看,外界环境已经非常有利于害虫的发生和繁衍,而蔬菜大棚内则早已经泛滥成灾。蓟马、螨虫、白粉虱是蔬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三类害虫,它们繁殖速度快,为害范围广,是让菜农们最头疼的三种害虫。
可记者在下乡采访时,很多菜农反映一般的药剂都能杀死这些害虫,喷过药后大部分的成虫就会死亡。洛城街道朱师傅说,他每次用过药后叶片上基本就看不到螨虫的成虫了,但是过不了几天,肯定又会看到叶片上的螨虫像小汽车一样地奔跑。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害虫杀不尽、灭不绝呢?记者通过调查以及与菜农交流发现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棚室内的环境非常有利于蓟马、螨虫、白粉虱等害虫的繁殖。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菜农们只会见虫杀虫,却没有从整治环境入手,让害虫“断子绝孙”。
蔬菜大棚是一个密闭的小环境,一年四季温度变化不大,那些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的大风、低温、降水等环境条件,在蔬菜大棚内很少发生。并且棚内杂草常年生长,蔬菜茬口也十分密集,给害虫提供了周年取食以及产卵的场所。因此害虫虫口密度就会增加,形成了恶性循环,打下一拨去,另一拨又发展上来了。
环境的因素有哪些呢?
蓟马的成虫在夏季几乎全部为雌虫,它喜欢在土壤中、杂草上产卵孵化,要求土壤温度高,湿度适宜,透气性好;白粉虱有趋嫩性,喜凉爽干燥的气候,产卵场所多集中在植物的幼嫩部位,有的也产于土壤、棚墙等地,这些均是害虫习惯性的繁殖场所,可是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药喷洒在蔬菜植株上,忽视了对害虫繁衍场所的整治,棚内害虫子让会“生生不息”。
通过以上分析自然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害虫的防治不应该是见虫才见药,应该是通过各项措施整治环境,使之不利于害虫的繁衍生息,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重视土壤环境的调节。
土壤是一个天然的温床,不光是众多病原菌的生存场所,同样也是害虫的产卵和孵化以及越冬越夏的场所。土壤有机质越高,越有利于虫卵的生存。但是很多虫卵都是在特定土壤环境下才能孵化的,如蓟马卵的孵化需要土壤温度为25℃左右,土壤湿度在40%-70%等,因此,在防治蓟马的时候,就应勤浇水提高土壤湿度降低土壤温度,使其不利于害虫的产卵和孵化,进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第二,重视棚内杂草的清除。
杂草相对于蔬菜来说更让害虫趋之若鹜,同时也是害虫一个很好的避难和孵化场所,大棚中多铺设地膜,这些杂草多生长于地膜底下,药剂很难喷到上面,从而给害虫留下了机会。
现在就算把地膜撤掉了,菜农在用药时也不会把蔬菜底下的杂草当作重点来喷,而且瓜类蔬菜中的*瓜、丝瓜等以及甜瓜西瓜,至今仍铺有地膜,因此,朱师傅丝瓜上的螨虫就会不断发生。
第三,棚内应注重全面用药。
只把药剂喷在蔬菜上可谓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在蔬菜上活动的多是成虫,害虫的虫卵多产在较隐蔽的地方,如土壤中、棚墙缝隙中、杂草叶片底下等等,因此在用药的时候就应该全面喷洒,将地面、杂草、立柱、棚墙、竹竿等全部喷上药剂,减少害虫孵化的几率,从而减少害虫数量。
第四,杀虫与杀卵药同时使用。
棚内害虫由于世代重叠数多,多是卵、蛹、成虫混合发生,如果只杀了虫,而卵、蛹就会继续孵化成虫,继续危害蔬菜。因此,要针对虫卵进行重点防治,在诸多杀虫剂中,有些药剂杀成虫效果好但不杀卵,如吡虫啉;有些药剂杀卵效果好,如扑虱灵;有些药剂既杀成虫又杀卵,如啶虫脒。
因此,建议菜农先使用啶虫脒、阿克泰或苦参碱等混扑虱灵,可达到既杀虫又杀卵的效果,然后用异丙威等烟剂熏棚,保证用药无死角,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