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日头条新宾的满族丨祖国各地的满族 [复制链接]

1#
新宾满族

发祥之地

族称族源

满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满族自称“满洲”,其民族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迁过程,族名也经历过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的演变。

自肃慎时代起,新宾便世居着满族先民。到明代,此地是建州女真族居住的地方。建州女真族分8部,新宾女真人主要是现在县境内苏子河流域的苏克索护部。16世纪末,女真人努尔哈赤起兵赫图阿拉,统一建州各部,招服东北各部女真人建立女真国,自称“淑勒贝勒”,即“聪明王”之意。又征服海西女真与东海女真各部,于年农历正月初一称帝建后金汗国,建都于赫图阿拉,即今新宾之老城。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对明朝廷宣战;年迁都辽阳,建东京城。年8月努尔哈赤于沈阳南病死。第8子皇太极继位后,于年宣布取消女真称号,改称“满洲”,同时尊称赫图阿拉为兴京。年顺治帝福临入关迁都北京后,直至清亡,兴京被称为“龙兴重地”,留重兵守护,并列为“封禁”区,居民仍以满族为主。帝室祖先陵寝安置在兴京,清代帝王多次东巡祭陵,对当地格外关照。

人口与分布

据《兴京厅乡土志》记载的年(光绪三十二年)的兴京人口数是人,其中满族人口人,占当时总人口的62.2%。

宗教信仰

据文献记载,满族的先人在金代以前,即信奉萨满教。至后金时,努尔哈赤在佛阿拉城、赫图阿拉城皆建过“堂子”,举行立杆祭天活动,此即萨满教的表现形式。清代,以官方名义,又刊行了《满洲祭天祭神典礼》一书,其后又有《满洲四礼集》等书,对萨满教的祭祀作了详细的规定。萨满教认为:上为天,诸神所居;中为地,人类所居;下为地狱,恶魔所居。萨满教活动的主持者称为萨满。萨满或男或女,每个家族都有,无俸禄,尽义务,其活动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由于姓氏不同,所祀神位亦有别,大体上以天、地、山、河、蟒蛇、树等自然物为崇信对象。萨满用具(法器)有神衣、神帽、腰铃、神刀、抓鼓、扎板、三弦、琵琶、串铃等。祭祀活动以年末家祭最为隆重,一般需时三天。此外尚有马祭、柳技祭、换索等等。每祭必用猪为牲品,也有用羊、鹅、鸭、鸡的。祭天则于户外院东南索伦杆下举行。牲猪祭后,烹煮而食,除本族食外,邻里知者皆来贺,“席地坐,以刀割肉自食”。客食毕,不谢。客走,主人亦不送。室内牲猪不出户外食,户外性猪不入室内食。萨满在每次祭祀活动中,都要用满语唱不同内容的祭祀歌。其歌词大意是:祝保族人平安,来年风调雨顺,粮谷丰登之意。

语言文字

满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满语支。满语存在方言区,各地稍有差异。满族先人女真人,在年(金、天辅三年)创制了女真文,一直使用到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满族对这种文字已不再使用。年,努尔哈赤在佛阿拉城(今旧老城)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创制了满文,史称老满文。年(天聪六年),皇太极又命达海改进了这种文字,史称新满文或有圈点满文。满语满文在新宾地区使用的时间比较长。从县志和档案中记载,至民国时期尚有兴京八旗两等学校,授课仍用满语满文。即在群众中,当时会讲满语的人亦不少。从近几年发现的清末至民国初期民间契约仍用满文书写。后来汉族大量定居新宾,满族逐渐习用汉语汉文。今天,新宾的满族,只有居住在山沟里的少数老人,尚能讲部分满语日常用语,有的萨满尚能用满语唱祭祀歌。而农村中的一些满族,只对父母称呼和简单用语仍夹杂在汉语里来会话。如“诺诺”(母亲)、“玛玛”·(父亲)、“喀”(去)、“哈萨”(仓房)、“哈拉巴”(肩甲骨)、“嘎拉哈”(猪、羊等动物小腿上的一块骨头,作为玩具)、“旮旯”(墙隅)、“萨其马”(糕点名称)、“秃鲁”(说了不算数之意)、“察拉”(勇敢、利害)、“喇忽”(疏忽之意等等。这些满语词汇对久居新宾的汉族及其他民族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在日常会话中,也吸收了这些词汇。用满语命名的地名,新宾地区,今天仍有保留。如“赫图阿拉”(横岗、城名)、“呼兰哈达”(烟筒山、山名)、“聂尔库”(碾子、今村名)、“那尔瞤”(细小之意、今村名)、“嘎叭塞(黑茶叶枝树,今村名)、“章京”(官职名,今村名)、“木奇”(牛样子湾,今镇名)、“汤图伙洛”(犁托头沟,今乡名)、“束火洛”(文沟、村名)“富尔江”(红色,今河道名)等等。

民族服饰

新宾满族男男女女皆穿袍服,外套马褂。因地位身份不同,衣料亦别。贵者多为绸缎,农民多为棉麻布。男人喜兰、灰等颜色,妇女喜绿、粉、月白等颜色。袍有长、短袖之分。一般样式多为直领、窄袖,开右大襟,钉扣绊,直身,长至膝下,两侧开叉。

满族妇女,自古天足(俗称大脚),着木底绣花鞋。其式两种:一为平木底,厚寸许,外包白布,上面上鞋帮,此多为中老年妇女穿着。另一种为高木底,亦称寸子。木底高约三寸,中间细,两头宽,近方形(或马蹄形),为鞋底长的二分之一,上于鞋底正中间,外包布或涂白漆,此为年轻妇女穿着。满族男人,在清代,有地位有身份者,多穿牛皮靴。常人着布鞋,农民冬季穿各种皮制軏,里絮軏啦草,异常轻便暖和。还有穿“趟头马者”(类似靰鞡,但较精巧),其里亦絮靰鞡草。

满族在长袍外面扎腰带。其腰带为整幅绸缎制成,为单色,两端饰以花穗,一般长约八尺,现存实物长者十一尺半,折成宽二寸左右,围腰二周系活结于左侧。带色多为兰、绿二色,然爱新觉罗氏系*、红二色,他色不用。男人平时于带上拴挂荷包、手帕、解食刀、烟袋等物。这种腰带现已无人系用,仅在舞台和春节欢庆时,才有人系用。

民族建筑

满族发明了火炕,这对我国北方民族是个贡献。从黑龙江莺歌岭肃慎人遗址,直到金、元、明时期女真人居住遗址,皆有火炕,即使在佛阿拉城(二道河子村东南),今天仍可见到火炕遗迹。满族先人屋舍,多为石墙草顶,或木墙(即圆木垛成,新宾县五十年代尚有)木顶。房屋式样,随着社会地位之不同亦别之,有地位者多为四合院,无地位之一般民众,多为正房三间或五间,东西厢房两间或三间不等,其前必有门房,一、二间不等,中间开大门,以通院内。就一般所论,正房三、五间者,而门多开在东间。正房南北皆设窗,窗木制,花格(图案不一),上下开合,外糊以纸,今多改为左右开合的玻璃窗。厢房前窗与正房相同,其后窗则小,亦有不设窗者。正房门多为两层,内为两扇板门,有木制插销,外为单扇花格门,外糊以纸,今多易为单扇玻璃门。房之烟筒瓶状,多立于房之西首,或木或泥石或砖为之。满族房舍正房如以三间论之,室内东间为灶房兼堂屋,存放杂物及做饭之所。西两间为居室,其南北皆通炕(俗称连二炕),长与房等,西炕与南北两炕同宽(即三面为炕),今西炕多变为窄炕。其两间之中无门,仅挂帘布。两间之中唯炕上设吊板,昼升夜放。南炕西首置木制炕柜,上叠放被褥。北炕西首置木箱一对,其上摆放梳妆用具等。南北炕皆设慢帐。西炕靠山墙置特大木制板柜,柜后西墙上部,供有祖宗板。西炕之前地中安放八仙桌,桌上摆放茶具,此为三间居室者也。若五间居室,房门则开在中间,东西两居室与三间居室形制相同。今新宾地区满族居室虽多改易套间,然仍可随处见到旧式屋舍。满族庭院,过去多为四合院,今已少见。院周围以木栅栏,或以砖、石砌围墙。大门多设门楼或门房。大门内设影壁墙,今已不用其后东侧竖一索伦杆子。院内南端之东西两侧建置仓房和楼阁式仓库(俗称苞米仓子,用以蓄谷物,其下置放农具)。这种满族庭院农村中至今皆然。

民族饮食

满族世居东北,由于地理气候环境及民族生活特点,逐渐形成自身食俗特点。主食糕点注重香酥甜脆,饭食则注重粘软甘酸,莱肴调味重香醇偏咸,喜食野味。居新宾的满族,主食喜大*米干饭、大米小豆干饭、波罗叶饼、苏子叶饽饽、粘火勺、粘豆包、粘糕、撒糕、切糕、淋浆糕、松仁糕、缸炉、马蹄酥、冰了花糕、豆面卷子、饺子、支油包子、水捞饭、酸汤子等等饭食。满族的先入从肃慎人以来,即“多畜猪,食其肉”。猪肉就成为满族最爱食用的副食之一。至今新宾农村中的满族,每年都杀猪,吃白肉血肠。并用猪肉及其杂货做很多种独特风味的菜肴。肉食除喜食猪肉外,还喜食牛、羊肉及狍、鹿、野猪、野鸡、河鱼、蛤什蚂等。蔬菜则每到秋季家家渍制酸菜,以备冬季熬、炒、包馅或下火锅而食。日常食用除家种白菜、萝卜、土豆、云豆、茄子、辣椒、葱、蒜等蔬菜外,尚喜按不同季节,采集蕨菜、刺嫩芽、大叶芹、枪头菜、柳蒿、四叶菜等山野菜及木耳、各种蘑菇等,或炸或炒或熬或炖,吃法不一,至今仍为满族群众所喜欢。满族喜喝茶饮酒。酒有烧酒、*酒(亦称米酒、*米为主要原料)两种。*酒为自己家庭酿制,除饮用外,还用其祭祖。茶过去喜喝松罗茶,今新宾满族多喜喝花茶。满族除喜食家植果品外,尚喜食野果,诸如山葡萄、山梨、山里红、软枣子(猕猴桃)、山核桃、松子、榛子等。果品除鲜食和制成果干外,尚喜用蜂蜜渍制而食,称作蜜饯。

民族婚俗

据《新宾满族自治县志》记载,满族人必须遵守“婚必两姓,以别氏族”的通婚原则。缔婚程序比较繁琐包括问亲、说亲、相亲、放小定、放大定等等。


  

婚娶仪式包括接亲、送亲、打下处、插车、射煞、坐帐、撇盏、唱阿察布密歌、吃子孙饽饽、回酒、住对月等诸多仪节。所有这些程序和仪节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和体现出满族固有的民族特点。


  

“送亲”、“打下处”反映出新宾地区的满族人婚必两姓,而在遥远的异姓部落之间通婚,地广人稀、长途跋涉需要在途中住宿;“坐帐”是满族固有习俗,它是对满族祖先居帐生活和女真时期送新娘到*营结婚的追怀;“跨火盆”、“撇盏”、“唱阿察布密歌”则反映出满族人对萨满教的崇拜,满族萨满在满族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崇高地位。

姓氏名字

满语称姓氏为哈拉。满族姓氏在《皇朝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有六百七十九个姓氏,再加上谱外姓氏,共有七百余个姓氏。满族有自己的冠姓特点和规律。大体分为以部为氏、以地为氏、以姓为氏、赐姓和改姓,后来又有“随名姓”及冠以汉字姓,然今天居新宾的满族,仍有个别人沿用满语姓氏者。从实际调查中,新宾满族主要姓氏有爱新觉罗氏(肇、依、金)、佟佳氏(佟、董)、瓜尔隹氏(关、白)、舒穆禄氏(徐、舒、郑),钮枯禄氏(郎、钮)、马隹氏(马)、索绰罗氏(曹、索)、富察氏(富、付)、纳喇氏(叶、那、南)、那木都鲁氏(那、南)、宁古塔氏(刘、宁)、赫舍里氏(高、赫、张、康)、乌雅氏(昊、穆、包、*、邵)、喜塔喇氏(图、祝)、瑚锡哈里氏关)、尼玛察氏(杨)、完颜氏(汪、王)、萨克达氏(李、麻、常)、索佳氏(曹)、董鄂氏(董、何)、觉尔查氏〔赵)、伊尔根觉罗氏(赵)、乌苏氏(昊、朱、柏、戴)、辉和氏(何)、苏佳氏(苏)等等满族人的命名有自己的特点。新宾地区的满族人,在清同治以前,皆以满语命名。在清初命名多以动植物或祖父年岁命名,其后始以吉祥字命名。如同治年间住兴京城守尉清凯(甚远)、那丹珠(七十)、达春(敏快)、丰升额(庆、有福人)、阿尔精阿(有名望的人)、纳钦(平)扎拉丰阿(长寿)等等。光绪年间命名,满汉语参半。民国以后,极少有人用满语命名了。满族人在清代,无论地位高低,职务大小,在互相交往中,例不姓名连称,只称名不称姓。如姓名连称,即视为不敬,满族原来只有名而无字号,后受汉族文化影响,改以汉语命名,并有字有号,且姓名连写,多以福、万、禄、庆、富、文、武、恩、瑞、全等字作为名之首字和末字,并以此类字排辈份。民国以后,往往只有名,而无字号了。名多以两字构成,极少用单字。

礼俗禁忌

满族緊有敏祖尊长之美誉。满族每年都要举行祭祖仪式。满族中的“佛满洲”(老满洲)与“伊彻满洲”(新满洲)在祭祖礼仪上有差异,即是“佛满洲”中各姓氏祭祖礼仪上,亦“微有不同”。但“大端亦不甚相远”。满族各氏家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祭祖活动,多在立冬以后选定时日举行,一般需要三天时间。年三十(春节)家家都供祖宗板(为神位所在),上供品,燃烧由野杜鹃叶制成的安春香,直至正月初五方结束,以示缅怀祖先。满族在平日,对长辈极其恭敬。过去,每晨起,要向长辈请安。新岁卑幼见尊长,必长跪叩首。小辈人到长辈家,无论年岁大小,虽为宾客,也只能坐于旁座。途遇长者,必鞠躬垂手问好。若乘马,必下骑,待长者过,方可乘骑而行。若步行,垂手立路旁,俟长者走过,方可步行。满族好客之风,至今不衰。待客极热情,凡来客皆让至南炕而坐,倍加款待。三十年前,至新宾旅行,无须自带干粮,到满族农家,主人尽其所有招待客人。客人走时从不收钱,再来仍以宾客待之。满族对于邻里,亦“邻里相处,有难必帮”。互相借贷,不需立契,仅凭口头相约,恪守信满族款待客人,在天命四年(l年)以前,设宴,“不坐凳子,而是坐在地上”(《满文老档》卷九),其后才坐椅凳。在新宾地区,今天在农村中多数皆设炕桌,盘膝而坐,主客有定位。菜肴则以双数,饮酒则以大盅。主妇侍立于地下,随时为客斟酒添饭。食毕,主妇又为客装烟沏茶。满族家有喜庆之事(如农村结婚),待客皆设席,每张炕桌坐四人。菜肴每桌皆八碟八碗。酒不计数,足量为准。饭则常以小豆干饭(大*米或大米)为主食。宴后敬客大碗茶。婚宴,新郎新妇在席间要向每位客人敬酒。此俗,至今农村未易。满族各家族,都有修家谱及订立族规的习俗。满族修家谱,大约二十年进行一次。届时,族长(满语称穆昆达)主其事,阖族齐聚,杀猪以志喜。家谱主要内容为:家族源流,迁徙、祖茔图录、墓祭条规、世系支派、家族大事、重要人物传略、宗族法规、修谱年限等等。如《库雅喇氏宗谱》、《他塔喇氏家谱》的家規条中,还规定了礼仪、祭祀、结婚年令等,对偷盗打架等“凡本族人违犯族规者,族长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责治,施以罚跪、鞭责”,甚至“扭至祠前或祖坟前打死”。满族的禁忌,主要为禁杀狗,禁坐西炕,禁打鸟鹊。满族不仅不杀狗,而且不许吃狗肉、不许戴狗皮帽子和套袖。汉族戴狗皮帽子进满族家,要把帽子摘下放在外边窗台上,方能进入屋内。考诸史籍,是因满族的先人在古代长期在渔猎生活中,狗对人们的经济生活,起到了重要帮手作用,后来人们就不忍心食其肉,逐渐就形成了以不食狗肉为敬意《建洲闻见录》记载:“我国(朝鲜)人有挟狗皮物者(满洲人)大恶之云”。这种禁忌,至今在新宾的一些满族中,仍在遵循着。满族以西为上,是因为祖宗之位供于西墙之上。所以,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或堆放杂物,否则被视为不尊敬祖先。满族把乌鹊视为吉鸟,这于其所居地理环境和古代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之不仅不捕杀,而且还喂养。有的老年人对小孩说,打鸟鸦鹊雀瞎眼睛,这虽然是用唯心论来教育小孩不打乌鹊,但却反映了那种心理。

来源:

《新宾文史资料》

《抚顺文史资料》

《兴京厅乡土志》

往期回顾:

铁岭的满族人丨祖国各地的满族

新疆的满族人丨祖国各地的满族

开原满族丨祖国各地的满族

岫岩满族丨祖国各地的满族

福州的满族人丨祖国各地的满族

满堂乡的满族人丨祖国各地的满族

四平满族丨祖国各地的满族

巴林右旗满族丨祖国各地的满族

昌图满族

祖国各地的满族

兴安盟满洲那拉丨祖国各地的满族

红缨满洲

赞一个,买斤肉和奶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