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中旗治沙记(下)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布拉格台嘎查记者包宝音德力格尔摄□记者胡日查韩学文韩雨格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在“水美乡村”工程一番设计施工后,整个村子如同整体搬到了印象江南,而被这影响的,不止村容村貌,还有村民的腰包。“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咋都不会相信,守家待地儿就有钱进账。”在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村民张永喜和记者唠起了家常。一泓碧水穿村过,村美业兴人欢腾。村民们纷纷对餐饮、民宿、庭院采摘动起了心思,张永喜也不例外。“端午节期间,我家烧烤摊生意很红火,三天就收入了两三千块钱。”当起老板的张永喜,脸上挂满了笑容。同样的故事在科右中旗数不胜数。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勤劳能干的百姓吃上了“生态饭”,拓宽了致富路,鼓起了“钱袋子”。青山变银山,荒山变果园。一场雨过后,漫山遍野的山杏熟了,有经验的村民早已做好准备,一场采收竞赛再次展开。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布拉格台嘎查村民萨拉一大早就上山打杏核,与之同行的,还有杏树林中多个忙碌的身影。“我每年都会来山上打杏核,一天能打多斤。今年杏核价高,每斤1.2元到1.5元,这边装好麻袋,那边老客儿称完后就给我打款,一天轻松就能赚上四五百元。”萨拉说道。当年的寸草不生的贫瘠荒山,如今成了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花果山”。在布拉格台嘎查,越来越多村民尝到了荒山绿化带来的“甜头儿”。布拉格台嘎查现有亩山杏经济林和近0亩果树经济林,种植了包括鸡心果、龙丰果在内18个品种,建有一座平方米的水果保鲜库,还创立了嘎查自己的品牌“蒙绿源鑫果”。“我们嘎查去年产出林果约20吨,卖到了周边旗县,实现收益近6万元。我们今年还与金岛药业合作种植了0亩黄芪和苍术,不仅用这部分钱给村民交了合作医疗,还带动了三十四人就业。”嘎查党支部书记陈国发说,自打发展起林果业,村民家家户户都受益。仲夏时节,义和塔拉林场亩欧李种植基地绿波荡漾,青绿色的果实缀满了枝头,再有两个月便是欧李丰收季节。欧李因为果实含钙高,又叫做钙果。它根植于沙地,气候越恶劣,它扎根就越深,不仅可以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而且市场认可度很高,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我们有亩欧李进入盛果期,一亩地至少收获斤。”义和塔拉林场副场长吴新胜说,为了做大“欧李梦”,今年林场一条全新的果品生产线即将投入运行,不久后将生产出美味的欧李罐头、欧李果汁等产品,把欧李从田间搬上餐桌。在代钦塔拉林场,从高空俯瞰,深绿浅绿将大地装扮得如织锦一般。再近一些看,绿树成行,硕果满枝。这是科右中旗最早种植、目前成林面积最大的文冠果林,面积达亩。“目前,我们林场有亩文冠果树进入盛果期,每年秋天把拳头大的文冠果晒干后用机器脱出种子,行情好的时候一斤种子能卖15元,供不应求。”代钦塔拉林场场长孙德华说。除此以外,林场还建有一个苗圃,育有五角枫、山杏、四季玫瑰等树种。作为扶贫项目,苗圃每年还给代钦塔拉苏木查干淖尔嘎查集体经济注入10万元。农闲时,农牧民在“家门口”务工,种地务工两不误。“去年一年我在苗圃里帮忙育苗、除草、浇水、打药,一年就赚了7万元。”代钦塔拉苏木代钦塔拉嘎查村民通拉嘎说。资源变财源,沙地变良田。眼下,巴彦呼舒镇哈日道卜嘎查1万亩稻田已经进入夏日最佳观赏期。微风轻拂,稻田荡起层层涟漪,穿行其中,绿意触手可及。沿着小道行走,偶有喜鹊低飞,游客们尽情享受着湛蓝天空下的蝉鸣鸟啼,将稻田的美景尽收眼底。望着眼前的美景,哈日道卜嘎查党支部书记胡全陷入了回忆:过去,这里是一片白茫茫的沙地。为了谋生、致富,大伙儿种过好一阵的花生,结果到秋天起花生、翻地,土地沙化得更严重了。直到改种沙地水稻,请来黑龙江的种粮大户给大伙儿打样儿,再把沙土打浆,改善沙地漏水问题,慢慢地,这里变成了如今的俊俏江南模样。“现在我们嘎查有机水稻亩产能达到六七百斤,绿色水稻亩产能达到一千一二百斤,这都是‘抢手货’。”胡全说。好生态孕育好产业,好产业带出好风光。如今的哈日道卜嘎查田园变游园,打造了田园综合体,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成为城镇居民心中向往的“诗与远方”。“我们在网上看到这里慕名而来,大人小孩都玩得很尽兴,我觉得不虚此行。”游客秀兰说。年初以来,哈日道卜田园综合体在整合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丰富旅游资源、创新活动形式,目前园区内有儿童乐园、果树采摘园、火车主题餐厅、民宿等各具特色的游玩区,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从6月22日正式开园到现在,客流量达到1.5万人次,在促进我们嘎查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给农牧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助力集体经济增收。”胡全说。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沙地到沃土,从沙地到高标准农田,科右中旗人把沙地踩在了脚下,创造了并继续创造着一个个绿色奇迹,赢得了发展机遇。7月的科右中旗大地,处处欣欣向荣。在科右中旗界仁达坝县级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绿油油的玉米长势喜人,62岁的老汉张树奎正穿梭在地里查看庄稼长势。自从前年成为科右中旗浩宇农牧业机械合作社社员后,种了一辈子地的张老汉,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起初,当合作社理事长郭双全兴冲冲地跟村民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时,村民都认为这就是瞎胡闹,张树奎虽心存顾虑,但也想跟着试试。直到看到免耕播种精准“点穴”,水肥一体化灌溉精打细算,从种到收不用自己操心,“背着手”就把钱赚时,张树奎放心地把地交给合作社。“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真是特别好,省心又省事。一亩地增产斤,那可是块钱呢。”张树奎笑眯眯地说。种地方式的革新,让张树奎彻底改变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困苦,他在村民手中高价转租了亩地,一年他就可以多赚10万元,这样的收入在过去,是张树奎做梦都不敢想的事。算好生态账,“闯”出牛日子。清扫牛棚、喂料蓄水、铡草配料……天刚蒙蒙亮,在科右中旗吐列毛杜镇毛盖吐嘎查党支部书记常宝家,他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从最初的多只羊,到如今60头西门塔尔牛,常宝家实现了“小畜换大畜”。“我养了20多年羊,当初冷不丁转成养牛心里还真是不是滋味儿,可是一想到养羊放牧会让我们的生态变得更恶劣时,我就狠下心了。”常宝说,“关键是这条路我真是没选错,一来养牛保护了生态,二来减羊增牛给我增加不少收入,以前养羊一年只能赚七八万元,现在养牛年收入超过了20万元。”内蒙古中农兴安种牛科技有限公司的优质冻精和改良、养殖技术,给足了他底气。品质提上去了,牛价自然也就高了,常宝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内蒙古中农兴安种牛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兴安盟唯一的国家级种公牛站,年产冻精万剂,优质冻精为科右中旗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种源保障。年9月至今,该公司免费发放优质冻精16万剂。在科右中旗鸿安现代牛羊交易中心,来自各地的牛商和周边村民络绎不绝。“这牛多少钱?”“元。”“便宜点,我就买了。”卖家和买家讨价还价。科右中旗鸿安现代牛羊交易中心作为一家集交易、繁育、回收于一体多功能牛羊交易市场,自年5月以来,总交易量.6万头只,总交易额达59.4亿元。不仅解决了当地农牧民养殖户的销路和运输成本的问题,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把牛卖出去,更把科右中旗的“牛名片”散发到全国各地,让科右中旗的“牛文章”越做越大,名声越叫越响。今年5月21日,伴随着机器工作的轰鸣声,内蒙古华阳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万吨牛肉加工冷链物流项目运营启动仪式在科右中旗举行。科右中旗20万吨牛肉配送冷链物流项目,年屠宰分割10万头肉牛、万只肉羊,年收入预计达到9亿元,带动了当地余人就业。作为科右中旗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该项目将助推“饲草种植—母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发展,进而提升当地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生产服务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生产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结合。从育种到育肥,从养殖到销售,从管理到服务,全旗肉牛存栏从年的23.6万头增长到现在的44.93万头,肉牛养殖户、合作社分别从年的1.5万户、家增加到3万户、家,户均存栏15头。在肉牛主导产业的拉动下,全旗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9元提高到元。来源:《兴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