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216/h1uswl9.html3月18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国家药品抽检年报()》,其中中药饮片专项抽检及中药材质量监测情况结果显示,混伪品代用、掺杂,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超限,采收加工与加工炮制不规范等问题仍突出。
年中药饮片专项抽检共抽检9个中药饮片品种批次,经检验,不符合规定32批次,不合格率为1.63%;年中药材质量监测共抽取9个品种批次样品,其中,药品生产企业批次,市场集散地或种植集中区批次。
年中药饮片专项抽检及中药材质量监测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混伪品代用、掺杂问题,如藏柴胡冒充柴胡、关苍术及杂交苍术掺伪冒充苍术、苋菜子掺伪青葙子等;
二是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超限问题,部分原料存在真菌毒素污染、农药残留污染、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超标等隐患,如个别批次苍术、木香重金属残留,个别北沙参检出植物生长调节剂;
三是采收加工与加工炮制不规范问题,如苍术由于产地加工泥土去除不完全,个别样品总灰分超过标准限度,柴胡饮片加工过程中地上茎过多导致非药用部位杂质超标。
由于资源紧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产业链条较长等多种因素影响,中药饮片行业存在着伪品冒充正品、制假销售、违法经营等现象。中药饮片一般由中药材经过炮制加工而成,炮制工艺的不同带来生产、流通、使用标准不统一,行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也造成了流通模式传统、效率低、成本高、全流程追溯难等痛点。
质量参差不齐、掺杂掺伪难辨
从中药饮片在此次“体检”中暴露出的问题看,性状问题为不合格中药饮片的主要问题,占比51.4%。中药饮片与化学药不同,有独特的属性,从中药材到炮制、储存、加工等都会影响到性状,所以性状检测是中药饮片检测的第一关,通过性状可以检查出掺杂掺伪、违法染色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患者用药安全,但由于专业性,普通消费者往往很难进行肉眼鉴别。
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中药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中药材的“源头”问题往往影响到中药饮片的质量。中药材种植受其种源、种植环境、种植技术、种植管理、采收加工、仓储运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大量使用化肥、高残留农药,非法采用染色增重、掺杂使假等手段,都会导致药材质量良莠不齐。
同时,由于流通链条长、全程溯源难,在日常监管上也面临难题。种植和产品加工、及市场销售各管一块,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主体繁杂、市场管理难度大,都加剧了质量安全问题。
标准难统一、缺乏集约化生产
我国中药饮片行业许多企业都由传统手工作坊转变而来,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一方面,由于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产品呈现“小而全”的特点,产品品种及规格多,且炮制工艺各异,因此加工过程以模块化的单元操作为主,尚未实现整线加工装备的集成和优化。另一方面,目前中药饮片行业“小而散”的状况仍没有彻底改变,很多规模小、粗放式经营的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较低,落后的生产和管理办法、炮制工艺,仓储运输、包装以及原材料质量上容易存在问题。
中药饮片标准化的缺失导致中医药行业乱象丛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单位在炮制传统中药饮片的过程中都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药饮片自身的质量。《国家药品抽检年报()》显示,个别企业擅自改变生产工艺,低限或使用掺伪、替代品投料;使用质量低劣、掺伪的中药材及饮片生产中药成方制剂。
生产企业的“小、散、乱”,制约着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也造成了一面是医疗机构采购付出了高昂成本,另一面是许多道地药材产地面临“走不出去”的“两难”局面。
价格波动大、“稳供”难
受到中药材的供应行情影响,中药饮片的价格因成本的高低容易出现波动。影响中药材价格的因素很多,比如家种药材会因为长期市场低价而反弹,野生药材随资源减少,行情会持续向好,主要依赖进口的药材会受到进口渠道的影响,自然灾害对中药材价格的影响也非常明显,甚至不乏商家进行囤货炒货从而造成药材价格“虚高”。
由于自建专业化种植基地的成本居高不下,拥有自建种植基地的饮片企业很少,导致整体的饮片价格会“随行就市”受上游中药材价格影响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实际上,近几年中药饮片的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不仅让消费者为“贵族药”买单,也不利于中医药服务的长远发展。
当前,医患群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