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和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目前世界瑶族人口已超过万人。其中中国万,约占世界瑶族人口80%。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瑶族人口较多,有万人,占全国瑶族人口的60%多,大多聚居在金秀、巴马、恭城、大化、都安、富川等6个瑶族自治县内。
溯源篇
“先有瑶,后来才有帝皇朝,盘古开天是我祖,世间最早我盘瑶”。这是广泛流传在瑶族民间中的一首历史回忆歌谣。
据《盘瓠》、《渡海》和《长鼓》三个神话传说推断,瑶族先民曾是一支比较强盛的氏族,生存在中原一带,后来在与某氏族的战争中惨遭失败。此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迁徙游耕于华南及东南亚广阔山区,“进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以深山老林为居,与毒蛇猛兽为邻,故山岗雾露、盆郁结聚、风寒湿热,不易疏泄,而致百病发生。为了本民族的健康、繁衍,瑶族先民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的斗争中,总结出如何利用自然环境创造各种医疗工具,并如何鉴别百草精华而疗疾,从而谱写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瑶族医药史。
据传,有一瑶民不慎脚部受伤溃烂,经久不愈,后在梦中得白发白须老翁指点,次日找回大黄等三味药外洗。不出数日全好了,并以此药治好了许多同样的患者,群众都称他为“仙生”。可以说,瑶族医药在原始时代已经开始萌芽。
文献篇
由于历史的原因,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医术、秘方上大都是口授心传,瑶医理论体系迟迟未能形成。有关瑶医的记载,可见于诸多古籍和地方志。
马王堆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有瑶族特色的熏洗方八首。熏蒸疗法是用烟雾、蒸气、药液温熏或淋洗肌肤与灵转的一种古代疗法,具有发汗、透疹、祛风、开窍、解毒、杀虫、补虚和止痛等功效。
《后汉书·南蛮传》中写到瑶族“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作为瑶族家一宝的灵香草,多处见于宋代典著之中,如灵香草“唐人谓之玲玲香,亦谓玲子香”(沈括《梦溪笔谈》)。香草可作药用曾载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宋代,瑶族用药已相当普遍,有“方春时,瑶女数十,歌啸山翁,以寻药挑菜为乐”(周密《齐东野语》)的记载。可见,在当时不仅习医之士,就连平民妇女都能识药采药。
到距今三百年前,瑶族医药有了进一步发展,“瑶族长期以来,依深山以居……以砂仁、芋、楠、漆、皮、藤为利,至地力竭又徒他山”(清·道光屠英《肇庆府志》)。他们在“耕作之暇,入山采药,沿途行医”(清·李宗《黔记》)。在素有“瑶医之比乡”美称的广西大瑶山“药材非常丰富,药名不下三、四百种……每年都有几十名草医将十多万斤草药送往国内各大城市,一面行医,一面销售”(金宝生《可爱的大瑶山》)。瑶族“惧患痘,有出而染者,不得复入”(《开建县志》)及“有疫殁,则并焚其尸徙居焉”((阮通志》)等,都说明了瑶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相互传染,也可以预防的,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此外,瑶家如有人患上重病,即用茅草打结挂在大门上或在大门横放一根竹杠,以及用芭蕉叶当碗,分菜吃饭,五月初吃药粑等等都带有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这些都说明了瑶族先民不仅重视疾病的治疗,而且在预防医学方面也是很有研究的。
解放后至今,瑶医学已迈出可喜的一步,相继有《中国瑶医学》、《中国瑶药学》《瑶医效方选编》、《瑶药选编》、《广西壮族自治区瑶药材质量标准》等以及其他部分地区的瑶医药调查报告和论文、著作。
山歌篇
瑶族先民们利用一些较为常用的山中草药,并结合时令节气和饮食来治疗风寒湿痹、肝炎、瘴气等病症。为了提高本民族防病治病的能力,扩大瑶医药的影响,他们把这些内容总结归纳,提炼成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山歌,便于瑶族医药的传播和推广。比如这首养生山歌:
春节菖蒲温辛香,内服外浴效验彰,四肢湿痹屈难伸,耳鸣头风五劳伤。
菖蒲能祛瘟虐瘴,咳逆上气用亦良,常服骨坚颜面艳,延年益寿百年长。
二月初一鸡矢糕,四肢湿痹预防好,三月清明黄花饭,肝炎目赤治效高。
四月初八枫木香,枫枝插门户户唱,糯米饭同韭菜炒,不畏湿气与岚瘴。
五月端午用雄黄,疗癣鼠瘘痔疽疮,雄黄早晚背身上,诸虫蛇毒不敢伤。
白花韭菜粽粑香,草果浸液祛虐瘴,小占五加诸味药,熏洗除湿去痹良。
婚娶办席需槟榔,酒后代茶以御瘴,醒之能醉醉能醒,健脾和中补劳伤。
小儿降生烧苍术,川连频咽时时知;满岁防病铜锁住,外出祛邪插桃枝。
六十老人备命粮,初一十五食安康,鸡子蜜糖蒸饭上,久服强身百年长。
歌词内容充分展示了当地乡民的养生和预防文化。
瑶医篇
瑶族人民充分运用了山林丰富的药材资源,利用草木的枝、根、皮、叶、花、果及各种药用矿物质和动物的骨骼等来治疗各种疾病。
瑶医在诊疗方面所用的方法和技巧是相当丰富多彩的,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认为之所以会发病,除了风、气、虫、毒、饮食和外伤之外,体内的五脏六腑、气血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诊断方法,如除了望、闻、问、触之外,常用的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和面诊等。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的症状特征,总结出了有风、锁、痘、痧等病症的名称。在治疗上他们常采用本地的草药内服、外洗、外敷和熏、熨、佩带等,这些方式方法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升华的结果。
医药结合,是瑶医的特点,习医者必懂药,识药者必会医。瑶医自古以来都是自己诊病,自己采药加工,配方发药的。至今,在瑶族中仍然是只有医生诊所,没有单独配方卖药的药师或药店。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瑶医对药物的研究是有很大贡献的,很早以前,他们就可以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和临床所治病症的特点,将传统常用的药物总结归纳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对药物的临床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瑶浴篇
药浴则为瑶医药的又一特色。瑶医称之为“庞桶药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瑶族人民,尤其是盘瑶、山子瑶和花瑶(解放前叫过山瑶),由于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加上频繁的迁徙,为了除秽防病,加速康复,他们研究总结并推广了“药浴”至今不仅瑶族仍广泛使用,而且在瑶族地区周围的其他民族,也在逐步推广。
瑶族药浴原理是借水的温度、水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作用,对机体发挥治疗效能的。当利用热药液在皮肤或患处熏洗时,由于温热刺激,引起皮肤各处的血管扩张,能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并能疏通经络,促进经络的调节活动功能。药液又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由于皮肤和粘膜有呼吸作用,药浴所用药物不同亦具有滋补强壮,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疏通腠理、清洁伤口、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等不同的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正因为如此,在瑶族广泛流传一句瑶族民谣:“若要长生不老,天天洗个药水澡。”
瑶族药浴所用的草药来自瑶族人民居住的大瑶山,一般都自采自用,多采用鲜药,平常亦将采回的草药洗净晒干备用。一般根据药物的性能,搭配使用,常无固定的配方,各种草药的份量,凭他们的习惯、经验而定。
瑶族医药首先是作为一种适应自然、征服自然所必需的技能而存在,同时有着极其广泛的民众思想内涵和生产生活实践基础,是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传统科学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