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 [复制链接]

1#

端午依托夏至时间节点,传承着古老的年节习俗,在汉魏六朝时融汇南北民众对五月的时间感受,并接纳了屈原沉江的传说,发展为一个全民性的民族大节日。正是由于社会上下层民众对端午节俗的共同重视,才保证了她传承千年的生命活力。

端午起源

端午作为五月五日的节名,始于魏晋时期。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有如下记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端午本是仲夏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夏历的午月午日,后人们用数字记时体制取代干支记时体制,以重五取代重午,但仍保持着端午之名。

唐代以前“端午”、“端午”混称;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八月初五,为避讳,以后便正式将“端五”改为“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颇多。现代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西汉《大戴礼记》有五月五日浴兰汤,即以兰草汤沐浴的记载,可见端午节的某些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经有了。叙述周穆王驾八骏西游故事的《穆天子传》,也早已有了关于龙舟的记载。东汉邯郸淳的《曹娥碑》,称五月五日是春秋吴国伍子胥遇难日,伍子胥死后变成涛神,民间于是有了驾舟竞渡迎涛神的习俗。此外,东汉蔡邕《琴操》和晋代陆《邺中记》称端午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晋代虞预《会稽典录》称端午是为纪念浙江上虞少女曹娥。流传影响最广的,认为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最早的记载可见南朝时梁朝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南朝时梁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实际上是后人附会于端午节的一则优美传说,但这也反映了我国历代人民对于屈原的无限热爱和怀念。

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据《史记》记载,屈原当时是楚国的大臣,他很有才华,得到了楚怀王的器重,但是也因此引起了同僚中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的嫉妒,他们在楚怀王以及后来的继位者顷襄王面前诽谤屈原。昏庸的楚怀王逐渐疏远屈原,最后受到奸臣的离间将屈原放逐。屈原悲愤满腔,落拓于江湖,最终在写下了绝笔《怀沙》后,怀抱大石投入汨罗江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楚国也在屈原死后的数十年被秦国所灭。

屈原的自尽震惊了楚国,百姓们非常悲伤,纷纷前往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竞赛似的来回在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以后赛龙舟的风俗的由来。有一位渔夫还拿出准备好的粽子、鸡蛋往江中丢去,这些都是给鱼虾吃的,鱼虾吃饱后就不会去咬噬屈原的尸体,吃粽子的习俗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还有一位老医师向江中倒入一坛雄*酒,想要迷晕蛟龙,不让蛟龙伤害屈原。传说没过多久,水面上果真浮起一只晕了的蛟龙,龙须上面还挑着一片屈原的衣襟。人们愤怒了,大家把蛟龙拉上岸,抽其筋,还把龙筋缠绕在小孩的手上和脖子上。

古代迷信称农历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所以端午节又有佩香袋、缠五色丝、挂蒲剑、饮雄*酒、带老虎肚兜等风俗。届时,姑娘们多在衣襟上佩挂五色香袋、香袋里装的是雄*、苍术、甘松、白芷、细辛、丁香和香草等配成的香料粉,可以驱虫排毒。据《荆楚岁时记》载,用青、*、赤、白、黑五色丝线,系于臂上或挂在胸前,可“令人不病瘟”,《后汉书·礼仪志》上说可“以止恶气”。端午时,人们还将菖蒲采来剪成宝剑形,挂在屋檐下,将艾草挂在门楣上,据说这样可禳毒气,鬼也不敢进门了。有些地方还以芸豆荷包和五彩丝络成的小粽子、蒜头挂在儿童胸前,大人饮雄*酒,在屋角洒雄*水,并将其水涂抹在儿童面颊上,或用菖蒲、艾草煮水,用来沐浴,这些都是为了消毒杀菌、防疫去病、驱除毒虫、保人安康。

艾叶菖蒲

艾草。据《尔雅》上载,古人又称艾为“冰台”。艾是中国传统草药之一。艾用之治病,既可服用,也可用于热炙。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艾枯干后易于燃烧,古代有以艾取火的生活习俗。《博物志》上载:“削冰至圆,以向日,以艾于后,承其影得火。”古人利用艾易燃特点来发挥艾的药效,发明了“艾炙”治病的方法。《群芳谱》上说:“艾一名冰台,一名*草,一名艾蒿,处处有之。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近代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为之海艾,自成化以来,惟以蕲州者为胜。相传蕲州白家山产艾,置寸板上,炙之,气散于背化,山艾散五分,汤阴艾仅三分,以故,世皆重之。”相传蕲州艾较之其他地方的艾更能散气,药效最为得力,所以为人们所珍爱。古人认为艾之治病效力极佳,能治顽症,疑难病症,且以老艾药效最佳。《孟子》上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艾为古人草药所以用作辟邪之物。端午节辟邪,要插艾挂艾或戴艾。《荆楚岁时记》上说“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伍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人们把艾编扎成人形或虎形悬挂于门户上以辟邪,也有前剪彩为虎,上粘艾叶以随身佩带者。另外,还有端午节妇女以艾叶插戴发上作饰物的习俗,其意也在驱邪逐疫。

菖蒲。《本草纲目》上说,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名,又因其叶似剑,又名“水剑草”。菖蒲是中草药。菖蒲根茎可提炼芳香油,具有提神,通窍、杀菌等功能。由此,菖蒲被视为辟邪之物,每逢端午,人们便要把菖蒲悬挂于户或插于门旁,用以驱除邪气。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上说:“端午日,用菖蒲插于门旁,以禳不祥。”顾铁卿《清嘉录》上说:“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门户,皆以却鬼。”在端午节,人们还用菖蒲根刻成“小人儿”或“小葫芦”等饰物,挂在儿童脖子上以辟邪。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上载:“端午刻蒲为小人儿,或葫芦形,带之辟邪。”

端午节以菖蒲辟邪,有着深远的信仰基础。古人把菖蒲奉为天降之吉星所化,《典术》上载:“尧进,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春秋运斗枢》上载:“玉衡星散为菖蒲。”菖蒲为天星化成,所以神异非凡。古人相信食菖蒲可延年益寿。《风俗通》上说:“菖蒲放花,人得食之,长年。”菖蒲还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孝经援神契》说:“菖蒲,益聪。”菖蒲开花为吉祥之兆,能给人带来喜庆之事。古人乐于见到菖蒲之花,即使贵为帝王,也不能脱此俗。《后魏典略》上说:“孝文帝南巡,至新野,临潭水,两见菖蒲花,乃歌曰:‘两菖蒲,新野乐。’遂建两菖蒲寺以美之。”神异的菖蒲花,还是贵人降临的征兆。《梁书》上说:“太祖后张氏,尝于空中忽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所有。后惊异之,谓侍者曰:‘汝见否?’皆曰:‘不见。’后曰:‘尝闻见菖蒲花当贵。’因取吞之,生高祖。”菖蒲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内涵,人们用它来驱除五月五日的邪气,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五色丝、香囊与雄*酒

五色丝,即五种颜色的丝线。端午节,人们用五色丝系于儿童的手臂或手腕,男左女右。或挂在儿童胸前,惑悬于蚊帐内,俗信可以辟邪,驱除疾病,使人健康长寿。五色丝的颜色为青、红、白、黑、*,按阴阳五行的理论,分别象征东、南、西、北和中央。所以丝线虽是小物件,却蕴含着五方神力,能够驱除邪魔。端午节系五色丝及其相关习俗的产生至迟不会晚于汉朝。应劭的《风俗通》佚文说:“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曰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又说:“以五色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亦因屈原。”五色丝习俗原为辟邪驱疫,后又附人上了助屈原驱蛟龙的说法。此说虽属附会,但仍突出了五色丝的辟邪功能。端午五色丝辟邪习俗,从汉至晚近,延续不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练叶插五彩系臂,谓为长命缕”。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说:“北朝妇人,……是日,又进长命缕、宛转绳,皆结为人像带之。”宋朝,宫廷有端午节赐百官长命缕的习俗。据《宋史·礼志》上说:“……彩丝续命缕乡赐百官。”清至晚远,仍有此俗,各地方志多有记载。

清朝由五色丝及习俗又衍生出了香囊及习俗。香囊系用丝布缝制而成,内装朱砂、雄*、香药等。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索上系上各种形状的香囊,结成一串,让小孩佩带于身,俗信可以辟邪。清朝的香囊有人身、角黍、蒜头、五毒、老虎、葫芦等形制。《帝京岁时纪胜》上说,五月五日,“用软帛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抽作大红硃雄葫芦,小儿佩之,宜夏避恶”。晚近,此俗仍在北方农材流行。

雄*酒,即泡以雄*的酒。雄*酒成为端午节驱邪之物,在于雄*的功用。雄*属矿物质,含有三硫化砷成分,具有解毒杀虫的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说:“雄*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驱痰功效。”又说,雄*“主治百虫毒、蛇虺毒”,每到夏季来临,人们都要在屋内墙壁及角落洒上雄*水以杀死或防止毒虫进入。雄*具有杀虫驱毒作用,所以被用作端午节辟邪之物。端午节除用雄*洒壁消毒之外,还用雄*酒涂于儿童头额、耳鼻、手足心以祛毒。《清嘉录》卷五说:“研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怯毒虫。”流传至今的《白蛇传》有白蛇娘子端午节饮雄*酒现原形的情节,即反映了民间以为端午节雄*酒有解蛇虺诸毒的俗信。

吃粽子

史料中关于粽子的记载,始于东汉。汉时的粽子包成牛角状,称为“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称:“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又说每年在夏至和端午两个节日都吃这种食品,称“粽”或“角黍”。另据古籍记载,夏至用黍和鸡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时就有。后来夏至以“角黍”祭祀和端午节以粽子祭祀屈原,不过是原来风俗的演变和发展。

粽子最初用作祭祀祖先及神灵。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角黍作为早期的粽子,在形制上与后来的粽子并无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所包裹之物为黍,而不是江米。上古祭祀神灵所供奉的牺牲,往往以角为贵,角是人神沟通的灵物。早期的粽子角黍,制成角形,正是对动物角的模仿。这种模仿的意义就在于赋于粽子以祭祀功能。由此,制成角形的粽子就与动物的角一样成了沟通人神的灵物。有趣的是,上古曾有以角黍祭祀独角神兽“獬豸”的习俗。

《尔雅翼》卷九“楝”字注:“宗懔引《风俗通》,以为‘獬豸食楝’原将以信其志也。”同书卷十八“儜”字注:“《荆楚岁时记》称,屈原以夏至日赴湘流,百姓竞以食祭之。常苦为蛟龙所窍,以五色丝合楝叶缚之。又以獬麋(即獬豸)食楝,将以信其志。”楝,即粽子,因用楝叶包裹,故名。獬豸为先秦楚人崇拜的一种独角神羊,传说它能分辩曲直,解人犹豫,判定吉凶,所以是人们求助的对象。从上面两则记载可见,只要将角黍(楝)供奉给这种独角神兽,它就能满足人们占卜的愿望。由此可见,粽子之角形,确为动物神角的象征,古人以为用之祭祀,特别灵验。

由于粽子本身是用作祭祀的灵物,所以到了南北朝,随着屈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渐崇高,又成了祭祀屈原的物品。其实,用粽子祭屈原,不过是人们用传统的祭祖方式来祭祀英雄人物而已。

粽子在不同的地方,分别以菰叶、芦叶、笋叶包裹,煮熟之后,米中吸收了菰叶或芦叶的香味。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金裹玛瑙”。

龙舟竞渡

端午赛龙舟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水上竞技活动。在有些地区它又称“划龙船”或“龙舟竞渡”。

赛龙舟“起于越王勾践”。春秋末期,勾践和吴国打仗,曾经战败被俘。他在吴忍辱负重三年,终于赢得吴王夫差的信任而归国。他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报仇雪恨。而在雪耻过程中,他五月五成立的水师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这种坚强的毅力和决心,感动了不少的人,后来人们效仿他,以五月五这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几种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说法。一说是纪念屈原,二说是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吴、越都处江南水乡,河湖交错,民间习惯以舟代车,都很有条件形成竞渡之俗。

隋朝的龙舟竞渡已变为“竞渡之戏”,并有“棹歌乱响,喧振水陆”,岸上“观者如云”,可见是一种竞渡的比赛。

所谓龙舟者,首尾具龙形长可三、五丈,狭长如苇,舵窄仅容二人对坐,底尖。轻巧便捷,滑行如飞。各船有十余人分两排同向坐,各执短浆,如百足虫。船尾一人执梢,指挥进退。船上另有三人,一执旗,一击鼓,一敲锣,以助赛威。赛前,有祭龙头的仪式。丘桓兴《中国民俗采英录》里有详细介绍:“随着一串串鞭炮声,一队头扎白头巾,身穿白衣白裤的桡手,由扛龙头的‘头桡’和捧着香烛、鞭炮、供品的舵手领着,擎着船旗,打着锣鼓,扛着桡浆进祠来了。这是邻村‘白龙’船的。他们把用香樟木雕制的龙头摆在供桌上,便毕恭毕敬地朝屈原神像叩头礼拜。待主祭人将一条红绸布系上龙头,头桡扛起龙头,跑至江边,连人带龙头一块跳进江中洗澡,其他桡手也跟着在江里洗澡,然后才把龙头安于船头。据说,祭过屈原,又给龙头洗了澡,龙舟竞渡便能平平安安了。而洗过‘端午澡’的桡手们,也可托屈原的福,消灾祛病了。随后,‘赤龙’、‘青龙’、‘金龙’……各船一一进祠,朝庙祭龙头”。

竞渡的风俗在诗中也得到充分的表现,唐人张建封的《竞渡歌》:

五月五日天晴朗,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为一千多年前的龙舟竞渡作了生动描绘,热闹的场面和紧张的气氛跃然纸上。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一首《竞渡曲》记叙了在沅江州刺史主持下的一次赛龙舟的活动。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今天,赛龙舟作为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几乎遍及大江南北、*河上下。特别是在农村,人们对赛龙舟夺锦标更是十分重视,他们说“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据说,夺锦归来,不仅会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丰收与幸福。龙舟竞渡风俗不改,但其活动的意义却完全不同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